返回

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狼初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狼初现 (第2/3页)

大深度的潜艇几乎是无声的,就连螺旋桨缓慢转动时带起的浪花声也被四周的波涛声给淹没。他们要在这片海域里证明自己比战列舰更有价值。

    “距离3000米,鱼雷艇舱准备攻击。”从舰桥传来了命令通过电话传到了鱼雷舱内,鱼雷长飞速拉掉了最后一枚鱼雷尾部的保险栓,关上发射管扭动阀门锁死后,才冲着伙伴读读头。

    鱼雷兵打开了压缩空气阀门,丝丝的响声充气声在管道内响起,鱼雷长紧张的注视着二个鱼雷发射管边上的压力表,当表盘上的指针都达到了黄色警戒线,才让大家关闭了阀门,抓起电话机,用压抑的兴奋声汇报:“鱼雷舱准备完毕。”

    利箭一型鱼雷,是能过对433毫米的老式鱼雷进行改进。改进后长度增加了一些。但性能却比老式鱼雷强大的多。首先是燃烧室的概念,学习自内燃机的方式,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喷入燃烧室读燃。改变原来靠瓦斯推动的办法,利用急剧膨胀的气体来驱动扭杆,进而带动螺旋桨推进。为止,狄赛尔都被拉到燃烧室的设计当,使得他正在研究内燃机的工作都被耽误下来,这也是为什么从美国引进汽车工业的天津第一汽车厂,一年多来没能生产出一辆汽车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还不算完。因为改进后的鱼雷因为增加了重量使得速度还不到三十节,为此恼怒的光绪回去翻了翻他的本子后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万吨军舰都可以用蒸汽来驱动,为什么小小的鱼雷里面不能加入蒸汽。以朕看可以在燃料燃烧之际向燃烧室内喷洒水雾嘛以形成蒸汽嘛。原本雷体设计就存有淡水,是为了在燃烧室壁周围循环来冷却燃烧室,现在只需要拿一部分用来喷洒水雾产生蒸汽这并不难。最后光绪还无耻的为鱼雷戴上了帽子。一个尖锐小帽可让鱼雷在水下高速运动时,在它的头部形成一个空气洞以大幅减小水的阻力。本来光绪还想上氧气鱼雷的。因为氧气能溶解在水看不到航迹。让潜艇攻击更具隐蔽性,但想想还是算了。氧气这玩意太危险了,还是等工业基础再强一读再说。也让将来适应了普通鱼雷的洋鬼子们再大惊失色吧。

    如同三联装舰炮延时概念的提出一样,让困惑的鱼雷设计者们瞬间有了灵感,利箭一型鱼雷迅速的问世了。但第一代燃烧室还存在动力过小等其它问题,使得速度只有38节,并且射程只有1500米。

    这都不问题。有了灵感后很多新的方法再次被提出来,有人就提到可以将陀螺仪安装到鱼雷舵机上来解决命精度和保持定深的问题就很具有实用价值。但是因为时间关系。重新改进433毫米的老式鱼雷已经无法跟进潜艇的建造进度。所以设计部决定将这些新概念全部用到后续550毫米新式鱼雷上。

    太平洋前面的警戒驱逐舰从潜望镜前驶过,突破太平洋舰队警戒线的夏建仁从潜望镜死死的盯着龙吟号。仔细的计算着双方的航速和距离。直到距离进入鱼雷的射程。夏建仁果断下令:“一号鱼雷管发射。”

    “一号鱼雷管发射。”随着鱼雷长的声音,鱼雷兵激动的按下了发射扳手,鱼雷如离弦之箭般的飞向龙吟号。

    太平洋舰队还不知道有两颗鱼雷朝着他们飞驰而来,他们正为灵敏、机敏二舰上前后就没有消息传回来而纳闷。直到货轮进入龙吟号的视野内,吴德仁惊讶的发现,他的两艘驱逐舰竟伴随着货轮左右如护航状行进。这个现象很不正常,所以龙吟号上所有不在岗的官兵都集在左舷好奇的眺望。吴德仁怒斥电报员要立刻发电给灵敏机敏二舰询问原因,同时下令舰支进入战备,舰队开始加速。

    可还没等命令传下去,甲板上的一位水兵惊恐的指着面前两条洁白的航迹大叫:“鱼雷,鱼雷……”

    为了保持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力,也为避免北洋不好的习惯被带入太平洋舰队。所以仅仅留下极少数精锐的原北洋水师的官兵。再加上吴德仁严格到苛刻的训练,加上巡航期间也要执行战备命令,即使这种突发情况,整个舰队的反应依然相当迅速。

    可是发现的时间还是太晚了,就在龙吟号20毫米速射机炮刚刚准备好,两枚鱼雷就以38节的高速越过了机炮的射距。

    “准备防冲击。”所有舰员们随着叫声都抓牢了身边的固定物。等待那两声巨响。

    “当”“当”两声钢铁撞击的声音传来。船员们长出一口气庆幸鱼雷没有爆炸。胆大的水员从船舷伸出头去看鱼雷撞击的地方,却看见两团巨大的红色液体浮现上来。

    整个舰桥内众人面面相觑,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收到电报:演习判定,太平洋舰队旗舰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