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七章 发给德皇的电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七章 发给德皇的电报 (第3/3页)

内容。另外,如果你没有意见的话,我希望你也能签上你的名字。当然,你也可以另外发一封。”

    霍斯特看了看迈克尔,接过电来细细的看起来。

    “尊敬的陛下:我要感谢您将我派来远东,来到这个让我惊讶的国家。清国,这个贫穷而落后的国家,如今在他们的皇帝的带领下,正在慢慢振兴他们的国家。就如同清国光绪皇帝陛下对我说的那样:当年四分五裂的德国在日尔曼人的努力终于成为世界强国,而清国正在向德国学习。这不是一句空话,光绪皇帝陛下不仅知道‘三十年战争’,他还知道‘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等等让德意志帝国崛起的一系列王朝战争。光绪皇帝陛下让我都感觉到,他比我还要了解德国的历史。所以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相对于那些比我先来清国的那些德**官来说,做为能进入清**队指挥枢的我,是和清**队一起成长起来。我看着清国新式的现代化军队从无到有一读读的组建起来,我参于了整个清**队建设和训练补给的全部细节。我也和清**队站在一起击败了日本和俄国。辽河边,光绪皇帝陛下那绝决的神情;紫禁城前,大清**队还没有全部阵亡的的豪情;至今我不能忘怀。”

    “清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神秘国度,虽然我已经在这个国家住了三年之久,但却在我眼变的更神秘起来。也许这是陛下您在欧洲无法想象到的,一辆普通民众用来推运货物的独轮车,成了清国的战争利器。就在我们还为机枪过重而无法快速移动,正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减轻机枪的重量的时候。清国把机枪装上了独轮车,30公斤重的机枪还要加上近20公斤重的弹药箱,即使改用全钢车架,并加装了保护士兵的防护钢板。但是总重量接近80公斤的独轮车,却对这些农民出身的士兵来说跟本不算什么,必竟平时他们的独轮车都要推近百公斤的货物。而且,农民用的独轮车还是木质的。而清国就是靠着这不可思议的办法,让朝鲜的第师冲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在东北打败了俄国。”

    “军队的推进速度总是会受后勤的限制,因为军队一但前进速度过快而后勤跟不上的话,那前突的军队很可能陷入弹尽粮绝之,而且后勤的大规模运送也需要一条平坦的公路。清国没有几条水泥公路,就连稍微平坦一读的土路都没有,大型的辎重车跟本没办法快速前进。但是,清国不需要,他们只需要一条路基够硬,能走人的路就足够了。就算是没有,那也可以用木板铺出来。尊敬的陛下,您能想象的到,在一条不足40公分宽的田埂上堆行近百斤的车队,而且他们还能跟上跑步前进的作战部队。在清国,对这些士兵而言,处处都是坦途。”

    “就在我们还在为军队平均分配火炮的同时,清国人已经开始将火炮集起来使用。清国的战略构思就是要在局部的区域形成绝对的优势。而就在铁岭战役发起之前,我与霍斯特将军曾仔细评估过。我们认为即使同样数量的德**队也需要至少三天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突破俄军的防线,为此我们曾下令清国的后勤部门加大对前线的补乐读窝度。但是清国却只用了一天就做到了。”

    “面对俄军在铁岭的防线,清军集一个炮兵师加一个炮兵团,以152毫米口径的重型榴弹炮开路,在俄军防线部很快的打开了缺口,然后强大的清国步兵顺着这个缺口进入,将俄军左翼形成包围。然后再集相当于包围圈内三倍的绝对优势的兵力,在强大的火炮配合下迅速歼灭这一部分。之后清军继续用这种方式突破俄军的第二道、第三道防线。而被少量兵力牵制的俄军右翼,在得知道左翼被连续突破后无可避免的发生了溃败,而清国就这样仅短短一天就占领了整个铁岭,前锋部队甚至已经绕过了俄军防线,从俄军后方开始进行反袭击。这也是国兵法所说的各个击破。”

    “立刻请俾斯麦首相与施里芬元帅过来。”威廉二世放下在他即将入睡前收到的来自远东的紧急电报,喝了口茶压了压他心的震惊。

    威廉二世相信他们将军们不会期骗他,但在这封从远东发来的电报,迈克尔将军竟然用“强大”一词来形容清国的军队,而联名的霍斯特将军竟然没有驳回。这太不可思议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