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六章 时不我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六章 时不我待 (第2/3页)

是真心的祝愿,沙皇在民众心小父亲的形象可不是吹的。

    威特赫夫并没有把清国海军当作同量级的对手来看,虽说清国海军从舰支上来看与俄国远东舰队差不多,但清国海军不过只是偷袭日军才获得的胜利。他相信,如果是海上正面做战,俄国远东舰队有足够的力量击败清国。他担心的是清国将海军全部收进港口内,那样的话,清国海军在借助岸基炮台的协助下,那可不是俄国远东舰队所能对付的了的。威特赫夫计算过清国舰队的航程,他本想提前一天发动对清国旅顺的攻击,可惜的是,他的计划并没有得到批准。

    威特赫夫远远的看着威海卫码头上闲逛的清国人,心无比的蔑视。但是海的那边的码头上,却有一个人忧心忡忡。

    陆奥宗光对即将前往香港的松井石三说:“松井君此行香港,务必说服孙山先生立刻开始起义。如今清廷日渐强盛,若不称此次清国东北战事无暇南顾之际发动起义,待清廷腾出手来起义局势当更为坚难。”

    “大人请放心,山先生早二年就已经在准备广州起义。可惜当时时机未致未能发动。此次在下一定说服山先生,与广州开始‘驱逐达虏。恢复华’的大业。” 松井石三边说,脸上也一边露出了不自然的笑容。

    陆奥宗光深深的读了读头,表示同意他的这个关读:“松井君。帝国的未来就拜托了。”

    陆奥宗光望着载着松井石三的邮轮缓缓的离开横须贺,如今的横须贺已是帝国最后一处设施完善的港口。曾经的佐世保没了,广岛也没了,除了东京湾以外的沿海港口全都在清国人的炮火化为灰烬。为了复仇,帝国付出了未来的十年,集全帝国最后的力量向西方列强定购了远胜清国的战舰,就是期待能一战而胜清国。将帝国付出的代价一次性从清国全部夺回来。

    帝国还是贫瘠的,即使付出了十年的代价还是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购买海军舰船、训练海军士兵已经用掉了绝大部分,还要为陆军扩建和训练留下一部分。帝国已经没有资金去修缮其余的港口。

    清国还是太大了。大到可以轻而易举组建十个陆军师,大到轻轻松松向全世界定购军火。清国大到已经奢侈的组建**炮兵师,更不要说正在为炮兵师试换装的五门152毫米的榴弹炮。清国将这些从军舰上拆下的舰炮改装后交给陆军,就是因为清国皇帝想试试。重炮在陆军战场上能发挥多大的用途。这是世界军事史上都不曾有过的重炮集团。可面对这此重炮兵团的帝国士兵却连子弹都不足,而清国已经将机枪在每一个连队里装备了一个班的士兵。清国甚至还是准备组建专门的运输部队。

    也许伊藤博说的没错,帝国应该安下心来发展经济重新聚集实力,即使如此大规模的购买军舰也应该安静的潜伏下来。帝国小而团结,清国也因为大而漏洞百出。只要把孙山牢牢的帮在帝国的战车上,一个孙山至少能抵三个师团,甚至更多。可是,眼前这么好的机会真能放的下来吗?

    借着俄国进攻清国的机会。帝国乘机占领整个朝鲜。不仅能转移清国对帝国咄咄逼人的架势,更可以借俄国的舰队来消灭清国舰队。为帝国未来登上大陆做好准备。谁也不知道,清国皇帝为什么对帝国有着深深的仇恨。日清战争前,当整个清国都视日本有尔撮小邦不加注意,唯有清国皇帝对日本步步设防。所有清国的建设将日本排除在外,对日本进出口加以大量限制。失去最大贸易伙伴的帝国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帝国再不主动出击,就真的能等来更好的机会吗?

    帝国要振兴,就离不开英国的支持。而作为外相的陆奥宗光很清楚英国远东政策的第一条就是要限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展。而这次帝国与俄国同盟进攻清国,会不会导致英国放弃对帝国的支持转而扶持清国?这才是陆奥宗光最担心的。也就有了他急赴汉城寻求伊藤博的意见,只是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帝国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就让他这个帝国外相为帝国争最更有利的外交环境吧。

    转身离开的陆奥宗光将横须贺甩在了身后,横须贺这个帝国最后的港口,是否是帝国走向辉煌的前进基地?说到港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