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三章 日俄密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三章 日俄密约 (第2/3页)

一切都不是问题。清国是战胜了帝国,但一次胜利并不代表清国能永远战胜帝国。清国是很大,但清国却也因为大而变的繁琐起来。繁琐到清国没办法集力量,他们更多的精力被国内纷乱的事物所牵扯。清国皇太后发动政变,重新训政就是证明。

    伊藤博并不害怕清国看似比帝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他相信只要再等上二年,等帝国的舰队回国后重新爆发战斗力之时,清国的海陆军也就会在清国帝后之间的倾轧下变的无足轻重。反而是茂山的一切引起了伊藤博的警惕,奴隶的使用是不是标志着清国开始效仿西方列强殖民统治的开始?伊藤博太了解国化了,一直以儒商、信义为前提的清国商人如此大规模的、有计划的使用奴隶必然不是几个商人能做的出来的。他们一定有一个严密的组织进行奴隶的买卖,联想到这些商人都有朝廷的背景,而亚洲矿业更是由清国皇帝投资开办。那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那个光绪从安排的,一国帝王想要贩卖奴隶为自己所用实在是太容易了。这不仅仅是利润最大化的问题,而是思想转变的问题。这才是伊藤博最害怕的事。

    茂山不过是光绪试行殖民统治的试行读,一但实施顺利,做为皇帝必然会将这种思想传波播到最底层,那么商人们为了自己的利润更大就会主动武装军队,然后跟在军队的背后去摄取最大的利润。如此一来,曾经保守的儒商思想就会开放,商人思想开放这必然是光绪乐意的事情,做为皇帝的他还会再次鼓动民众。而且他已经开始做了,清国面对普通民众的学校越来越多。当清国全部国民思想得到解放,日本将再无机会。永远只能像小弟一样。亦步亦趋的跟在清国的后面。

    所以,在伊藤博的概念里,打败清国让清国能为日本的附庸国。然后借着清国的人力物力,这样日本才能站在亚洲之巅。而要打败清国就必须要通过一次决战来完成,就如同当年的大东沟海战那样。可惜的是,清国皇帝亲自组建的两个师和突如其来的太平洋舰队让日本帝国折戟沉沙。

    “帝国现在还没有介入远东事务的实力,应该让俄国与清国两虎相争,帝国才能从渔利。”

    “内阁认为,加入俄国一起对抗清国。不仅可以夺下全部的朝鲜。还可以将清国仇视的目光转移到俄国身上。必竟俄国的目标是要占领整个清国东北三省,那是清国的龙兴之地。在清国没有驱逐俄国重新夺回龙兴之地之前,帝国将会更加安全。帝国就可以借着俄国的掩护再次占领琉球和光绪群岛。还可以向台湾方向发展……”

    “陆奥君,你是来劝说我的?”

    “伊藤阁下,请原谅我的直接。”陆奥宗光站起来鞠了一躬:“刚才我说的都是山县阁下对我说过的,我无法反驳山县阁下。山县阁下还说。如果不加入俄国一起对抗清国。那一但俄国战胜清国,那帝国必将失去茂山铁矿。伊藤阁下,如果阁下连这些理由都无法驳倒的话,还是准备对清国开战吧。”

    是呀,这是一次多好的机会呀。引开清国对帝国的目光,帝国占领朝鲜后不仅可以获得人力资源,还有茂山这个巨大的铁矿厂,更有南下太平洋的机会。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俄国人战胜清国人之后的。

    “帝国内对俄国战胜清国就有这么大的信心?要知道俄国在远东不过才五万兵力而已。”伊藤博不由反问了一句。

    “清国在东北三省是有不少兵力。但大部分都是不堪一击的八旗部队。唯一有战斗力的就清国新军的十个师。但是原驻守东北的清国新军五个师裁撤后仅有不到三万人,而驻守朝鲜的两个师更是裁成两个团。帝国现在已经重新组建了五个师团。只要帝国的军队再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