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三章 乙未宫变(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三章 乙未宫变(上) (第2/3页)

在开玩笑。

    “姓杨的,你疯了。” 黄华明脸色突然一变,猛的退后几步看着杨东子。黄华明反手捞出一把手枪指着杨东子:“莫非你投靠了外面的叛逆?是与不是?”

    黄华明手的手枪,是仿光绪前世最喜爱的一款――沙漠之鹰所造的“鹰”系列手枪。能容弹十发的7.92毫米子弹在这个距离里能直接把头打碎,强大的杀伤力使得刚制造出来就受到部队的喜爱。可是还无法降低的成本使得不能大量生产列装部队,所以光绪只为高级军管配发了这种手枪。不过,军官们拿到的还只是银色枪支。这种通体镀金后在阳光下如同黄金般的闪耀的手枪,也只有皇室卫队的军官才能配戴。因为,在黄金之鹰把手两侧,绘有栩栩如生的“龙”纹。

    这把枪,光绪也有一把。金水桥前,光绪看着午外门还在小心翼翼探头张望的甘军,说道:“弃守午门,是朕的旨意。”

    黄明华不明所以:“皇上,不可呀。”

    一时间,午门前的士兵前顾后盼:“叛军要上来了。”却不知道是否应该阻击。

    “黄连长,执行命令吧。”光绪的话音才落,黄华明就跪倒在地,高喊请皇上三思。光绪怒呵道:“告诉朕,军人的天职为何?”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说完。黄华明磕了三个头站了起来。指挥着士兵有序的后撤。

    什么?侍卫又弃守午门了?听着士兵报告还一头雾水的董福祥来到午门前,看到的还真是空空荡荡的午门,心顿时大喜:“快,冲进去。”

    “大人,会不会有埋伏呀?”一个士兵小心的提醒董福祥。

    董福祥读了读头,反常即有妖呀。他想多了,等全部甘军冲进了午门也没有看到一个埋伏。太和殿前,三千学子们早已分列两侧,将殿前空出。高台上是站着的皇上,皇上身边围着一圈圈的侍卫。外面也排着一层层的禁卫连士兵。随着其它三门守军也纷纷退回来,皇上身边的护卫也越来越厚。所有人枪支平举,虽然对皇上放弃宫墙大为不解,但眼睛却是同样的坚定。

    董福祥就看着内宫守卫有条不紊加入越来越厚的了防卫圈,回顾自己的兵还是那样乱哄哄的。董福祥没有上前参拜。只是吩咐手下通知礼亲王,紫禁城已、皇上已被控制。

    杨东子站在皇上身边说:“皇上。甘军初至。队形混乱。此时反击定可一举破敌。请皇上下令吧。”

    “破敌又如何?破敌后你们护着朕离开京城,或是去东北或是去江宁,然后下旨平叛进攻北京,发起一场内战。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吧。”没人注意到光绪的话音越来越大:“可你们是否想过,如此一来天下也将离心。占领北京重掌大权的朕就不能集天下之力,反而要四出用兵平定各省。若这些督抚得到欲分裂国而野心勃勃的洋人的支持。那内战还要打多久。如此,内战纷乱的大清还如何御敌以外。朕为何要一再强调要团结一致?就是因为大清盈弱,经不起如此内耗呀。所以朕可以委曲求全,只求能为我华多保存些底子呀。”话语间。光绪不由黯然泪下。

    “皇上――”听得皇上正言大义的学子跪了一地。

    “都起来吧。朕想,太后老佛爷很快就要到了。”

    颐和园内

    还不明白为什么西山大营的士兵冲进颐和园的慈惠太后,当看到众大臣们请慈禧训政后就明白了,以慈禧为首的后党们要兵变呀。

    “你知道你儿子为什么要去逛八大胡同吗?就是因为你不肯放权。同治又斗不过你这当娘的,心里窝着一团火才自暴自弃。他哪里是得天花死的,同治就是被你这个娘给活活气死的――”对着慈禧破口大骂的慈惠也只能破口大骂,除此外她再无办法。

    同治的死本来就是慈禧心的痛,如今又被提及却依然痛不可言。没想到慈惠会如此编排他的儿子,从未有过废帝念头的慈禧开始动摇了,她要报复自己的妹妹,要让她也尝到自己一样的痛苦。

    软禁慈惠后,慈禧在西山大营的护送下,沿着事先议定好的路线直奔紫禁城而去。沿途关防戒备森严,每个路口都有官兵荷枪实弹的守卫着。来往飞奔的信使,将京城各处的情形报于慈禧知道。

    “太后大喜,董福祥不负重望。如今已经控制了紫禁城,皇上也被困于太和殿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