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暴风雨的前奏曲 (第2/3页)
,曾经的老大帝国从习惯了辉煌到习惯了屈辱。国家开始沉沦,华民族走向了没落。”
“幸运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沉沦了。一些有识之士想奋起直追,他们对内平定叛乱,对外引进先进武器。他们想‘师夷长技以自强’。因为有了他们,一个个烟囱耸立,一座座工厂建立。他们数十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国家赋税增加了,大清有也了亚洲第一舰队,是他们开创了同治兴。他们是曾国藩、是左宗棠、是胡林翼、是李鸿章。”
“当我们以为同治开始兴,当我们已为开始追赶世界脚步的时候。黄海的炮声响起,惜日的亚洲第一舰队在日本的炮火沉没。牙山败退、平壤失守,我们自以为的大清最为精锐的淮军,竟然在朝鲜战场上一溃千里。字学于国、化学于国、制度学于国的弹丸小国日本,曾经跟在国背后的千年小弟,一上来就猛的两巴掌打在国的脸上,国被打蒙了。我们兴奋以为的同治兴,就如同是一个笑话一样,不过是一笑了之。国开始不竟要问: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可是又有谁知道,在日开战之前就有人断定大清必败。他就是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他说:‘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国必败。因为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求以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国人到欧洲来的,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了回去,也就算了。’正当我们还自以为是的认为同治兴的时候,远在欧洲德国的他们,就已经看到了国失败的原因:只有其器,不明其理。”
“是的,最终我们还是胜利了。因为在辽河边,从皇帝到士兵,我们团结一致坚守不退;在战场的后方,从官员至百姓,我们团结一致悻悻相扶。战士们勇敢,冒着敌人炮火不退;百姓们辛劳,将一颗颗粮食送到前线。在海上,伤痕累累的北洋舰队不仅护送陆战队夺回了曾经的藩属――琉球,还在荣城湾歼灭了一个师团。因为团结,在日本占尽优势的海战死战不退,终于等来了太平洋舰队。团结起来的国人是强大人的。从古至今,我们依然没有被征服。因为团结,所以有辽河大捷。因为团结,才有荣城湾大捷。所以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团结起来,只有团结的国才能所向披靡。”
为了今天的演说,光绪可是整整准备了三天。讲演的稿子改了又改,终于变成了今天激情四射的演说。抑扬顿挫的话语配合上双臂有力挥舞,震慑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灵。学子们深深的感受到了皇上的激情。在枢神经命令下被催放的肾上腺素正在成倍的增加,血压在升高,心跳在加快。皇上形容胜利是如些的让人热血沸腾,以至于热血冲乐、满脸潮红的学子们已经忘记了他们正在被寒冬的冷风吹袭。
就在国子监学子步入紫禁城之时,就在光绪激情四射演说的同时。皇城内的大臣们正在洗漱更衣。准备朝见皇上亲政以来第一个大起。而远在丰台大营、西山键锐营内,士兵们带着朦胧的双眼开始集合。而门提督衙门里。荣禄早已安坐。
当太阳升起之时。京城门同时打开,丰台和西山的京畿卫戍部队断断续续的开始入城。杂乱的脚步和低声的叫骂惊扰了早起讨生活的京城百姓,百姓们不解的抱怨道:这群丘八大清早不睡觉,又瞎捣鼓啥呢。
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到太和殿前讲演的光绪。
“是的,最后我们还是胜利了。无论海战陆战,我们都打败了日本。可又有谁想过。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