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交换 (第2/3页)
万世骂名的。可要是说调兵,谁知道这上面的主儿是什么个意思呀。这时候,都想着明哲保身,这兵调不调让其它人说去吧。
过了一会,世铎见实在没人出来说话。做为领班军机大臣也只能先说上两句:“老佛爷明鉴,不仅李鸿章上了折子,刘坤一和张之洞等各地督抚们都上了折子,奏请朝廷尽快调兵增援。奴才也以为这兵当调,还得马上调。田庄以被围的必竟是咱大清朝的皇上呀。”说着,世铎连着磕了几个头:“奴才已经问过山海关刘坤一问过,兵马已经准备停当,只待朝廷旨意一到就要以立即发兵。”
“哀家看大伙都是这个意思吧?”
“老佛爷圣明。”这话说的到是异口同声。
“那这山海关领兵之人是谁呀?”
“回老佛爷话。是湖南巡抚吴大微。”孙毓汶出班奏道:“奴才已经知会过吴大人。如今皇上被困田庄台,太后近日定会调兵前往增援。奴才让他用心带兵,只待朝廷旨意一到,让他定要对田庄台发起有力的增援。”孙毓汶说这话的时候,说到“有力”二字时隔外用力。
孙毓汶话才落下,在场众人心一片惋惜。这层意思怎么自己没想到,又让这个孙毓汶赶在了前头。
慈禧看着孙毓汶,不愧是最懂自己心意的人。不由的满意的读了读头:“瞧瞧,这话说的才叫老成谋国。那就赶紧的下旨给山海关吧。”
山海关调兵之事即已定下,那大伙就都散了吧。唯有世铎等几人留下。
满朝武在时,慈禧自然要表现的处若不惊。这下身边留下的都是心腹重臣,慈禧才脸露忧郁之色:“都起来吧。老呀,这与日本人和谈之事办的如何了”
“回太后的话,按照太后的意思,微臣私下里和日本公使小村寿太郎接触过了,先前日本人的态度非常强硬,非李鸿章不谈。虽然奴才一再表明李堂如今报病在身不能理事,然日本人亦不愿和奴才多谈。还是希望大清派出李鸿章出面,才能显示和谈之诚意。”奕欣听到慈禧问话。慌忙站起来,躬身回答道。
“诚意。诚意。难道我泱泱大清除了李鸿章就没人了吗?拿着哀家的旨意去见李鸿章,只要他还能动就让他出面先谈谈……”慈禧方寸已乱。大清建国二百余年,还从无此危急之局面。
“回太后话,奴才已经问询过直隶总督府。说李堂听闻皇上被困田庄台后,呕血数升。如今已是多日未下能下床理事,全由女婿张佩纶代为处理……” 奕欣想了想说:“太后老佛爷,如今皇上在前线血战,奴才们在后背议和,这边再传李鸿章出面。万一传了出去。这朝野清议如何解释?不如奴才再于日本公使私下接触看看。”
慈禧左右也想不办法,只能读读头:“眼下只能如此。世铎,让宫里的御医多带些上好的药材,去天津给李鸿章瞧瞧。等他好了些就让他进京一趟吧。这对日和谈之事,怕是终究少不了他呀。”
世铎喳的一声答应下来。奕欣说道:“这和谈这事,少不了割地赔款。奴才想请朝廷定下个章程来,奴才这也好和日本谈谈。”
“现在还能有什么章程,甭管日本人提出什么条件都先答应下来。眼前先稳住地局面,把皇上换回来再说。”慈禧深深叹了口气:“皇上倒是年轻气盛。就想着什么和日本人血战到底,可大清也要有血战的本钱啊……”
慈禧的话让众人心皆是冰凉,尤其是奕欣。答应不过只是一读头的工夫,可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