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六章 宁死不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六章 宁死不降 (第2/3页)

个辽东半岛便落入rì军之手,辽南。已经危在旦夕……

    “打打打,都是你们叫着要打。不是都说rì本不过是一个蕞尔小国,再怎么说也不可能是大清地对手啊。这下好了,打的连祖宗地龙兴之地都要被rì本人占去了,你们倒是说话啊……”慈禧怒不可遏的拍着桌子,神情间已是掩饰不住的是惊惶。

    世铎跪着趋前两步,声音带着一些慌乱还有一些颤抖:“太后息怒,都是奴才们办事不力,让太后忧心了。还请太后要保重凤体为要呀……”

    “保重凤体?我倒是想好好保重一下,可你们让我安心了吗?我这才到园子里还没多少rì子,这天下就闹成了这般模样……”慈禧一连声地冷笑着:“我现在要地是办法。怎么着把这个局面挽回过来?”

    说到办法。下面跪着地众大臣都是战战兢兢地低着头,谁也不敢轻易说话。当初都在说打,是因这实在没把rì本人看在眼里。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朝廷该派的兵也派了,该筹地饷也着火急火燎地让各省递解入京。北洋各部、练军、防军,眼下能抽调地都抽调过去了。连直隶地兵力都基本上抽空了。可是谁能想到,这仗居然会打成一败涂地的局面。

    办法或许还有,但这时却没人敢说出来。要是再败了呢?这罪名谁当的起呀。这些年来大清就是如此,起先是朝野内外一片喊打喊杀的声音,想当然的以为大清大军一至,洋人就会乖乖的退回去。真的等到战端开打的那一刻,结果就是全线溃败的时候。

    此时金州、旅顺等处危在旦夕,一旦金州、旅顺等处失守,李鸿章的北洋也就彻底完了,朝廷格局,瞬间便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翁同龢心很清楚,皇上是一力主战的,此刻无论从大局着想,还是关乎未来的朝局,不论皇上对他如何,皇上必竟还是他的弟子。为了皇上也好,为了自己也好。他都是必须奋力一争的。

    翁同龢抬起头沉沉说道:“仗打成这个样子,微臣等虽有不可恕之罪。但是一rì丢平壤,rì再失鸭绿江。不是打不过rì本人,实是前线各部不肯用命,临阵畏敌。倘若各部能坚守防线,与rì军血战到底,何至于有如此不堪之溃败……今rì局面已然如此,rì本人地狼子野心昭然若揭,rì本早就对我大清存着觊觎之心。微臣恳请太后下旨,严办怯阵逃亡地叶志超等人以震慑各部。同时表彰坚守虎山地聂士成所部,激发全军血xìng之气,与rì军血战……”

    翁同龢话还没有说完,便听见跪在一旁地孙毓汶讥讽的说道:“翁师傅所说地血战到底,朝廷何尝又不是做此想法。但是此刻拿什么去血战啊?朝廷可以调集地兵力已经全部用上去了。直隶、东北诸省各处现已无兵可调。再说这军饷物资,翁师傅管着户部恐怕心里更清楚,朝廷地财力已经河干海落。又从哪里去筹措银子?”

    “朝廷可下旨,让两江总督刘坤一招募湘军敢战之死士,调往锦州布防。眼下我大清新军第一师尚在辽东一带布防,扼守rì本人进攻我大清龙兴之地的咽喉。丰台大营还有第二师可用,北洋水师也不是没有再战之力,我大清南洋水师亦可调至威海……太后,我大清无论土地、人口还是财力,都是十数倍于rì本,倘若倾举国之力,如何不能与rì本一战?”翁同此时也是寸步不让,咬牙说道。

    孙毓汶冷冷地哼了一声:“大清新军第一师不过一万多人,鸭绿江一线朝廷放了快四万人马,还不是一下子就败退了下来?”

    就在两人争论的不可开交之时,慈禧突然问起李鸿章人呢?

    如今李鸿章算是住在军校里了,站在台上指挥千军万马自是心豪迈。可传来的消息在地图上却是,代表rì本的红旗步步前移,而代表大清的蓝旗却步步后退。无论他如何左右支应,都无没改变局势。北洋各部听宣不听调,调上前线时拖拉延迟,只要一接触rì本人逃起来却越来越快。李鸿章明白,如果再败下去,北洋就算彻底完了。

    慈禧一听李鸿章在军校的什么参谋部指挥作战,慈禧不由火心来:“李鸿章他呆在那就能打赢rì本人了?赶紧召他过来商议才是正经。”

    这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奕劻犹疑了一下,跪在世铎身后说道:“大清的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近rì曾与奴才联系过,表示愿意居出面进行斡旋。奴才寻思着当年法之战时。正是洋人从调停才签订条约地,此刻局势危急,rì本人随时都有向我大清龙兴之地进兵的可能。可否让赫德出面试试?不过赫德也说了,希望朝廷能给他一个头品乐戴的身份。才好和rì本人谈判,所以奴才想请太后地懿旨,看可否权宜授之……”奕劻的话说的明白,这意思其实就是与rì本人谈和。

    听奕劻这样说,慈禧心也是稍感安慰,到底是自己人贴心,懂得冷暖,且不说今年是自己的十大寿,总还有个喜庆的意思在里头吧。50岁生rì的时候,rì本人侵占了琉球,好歹那个地方隔的远,眼不见心不烦,也就只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