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开学之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 开学之日 (第2/3页)

记。”

    慈禧才变yīn的脸立刻变的阳光四shè:“依你们而言,这哀家的姓名可就是名留万载了?”

    “正是如此,所以请老佛爷提名吧。”

    在清代以前,由于女子的地位,虽说婚前都有姓名,但提及其人时往往都只是说某家有女如何如何。只要一出嫁,其称谓就被冠以夫姓加上娘家姓最后加上一个“氏”字。比如慈禧如果按一般平民家的女子,那应该称“爱新觉罗叶赫那拉氏”。如同汉民间所说的“赵李氏”“张王氏”一样。其闺名旁人一般是不知晓的。在慈禧的理解下,后人本应该记住的是“慈禧太后老佛爷——爱新觉罗叶赫那拉氏”。如今这会儿,可是要写下闺名,那后人记住的可是“叶赫那拉·杏贞”。就算是女皇帝留下的也仅是大号“武则天”,其闺名“媚娘”是不能留在正史当的。这可是女子不能享有的荣耀。

    慈禧写完叶赫那拉四个字后,拿着毛笔的手停了下来,心情难以平复。激动、兴奋难掩于表。直到光绪提醒她:后面还有一大群人等着呢。这才郑重的写下了“杏贞”二字。

    由于还有时间,总教习严复就带着慈禧参观这座她花了银子的校园。

    位于马神庙的京师大学堂,在尽量多的保留原有景观的前提下,光绪把后世校园建设的概念xìng规划加到了这里。大学堂的总体规划包括每步规划设计都须要光绪读头才可以进行。光是用于移植大量花草树木和竹子就花费多达五万两银子,而大部分的费用都是用在人工上,京城内外包括皇宫内的一些花草树木都大量移植,京城郊外甚至移“空”了几座山。

    走进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树木。学校间是一条用水泥做成的笔直的大学堂主校道宽阔多达十五米,路间有用水泥做的隔路的花圃,间两侧都是移植来的树木,而在两侧最边的地方还设有专用的辅道和人行道路。对于光绪的这种设计当时没人能够理解,但光绪强制推行下去的结果是在仅仅二十年后就获得的让人惊叹的认可。教学楼前宽阔cāo场的四周栽种着许多清秀挺拔的松树,像两排卫士。cāo场北面的正矗立着一根旗杆,上面悬挂着大清的象征——龙旗。

    走在校园的大道上,慈禧看着四周,越看越觉得顺眼,越看越觉得好看。路是那么直、地是那么平、树是那么绿、校舍是那么整齐、人都是那么jīng神,这树yīn下是那么凉爽、这风是那么舒服、就连这月的太阳都那么暖和。浑然没发现一旁的李莲英已被太阳晒的满头大汗。

    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图书馆等等,都在严复的详细说明下,让慈禧频频读头称赞。“不错不错,哀家的银子没有白花。”

    “若非太后老佛爷的鼎力支持,也不会有今天的京师大学堂。臣代天下学子叩谢老佛爷恩典。”说着严复就要跪下去。

    不等严复跪下,慈禧就摆摆手:“此非朝堂无须多礼。只要你们能给朝廷举荐些得用的人才,就不枉费哀家的一片苦心了。”

    “老佛爷,走了许久累了吧,不如坐轿而行?”李莲英将跟在后面的轿子召上前来。

    “不用不用。”慈禧看着这路边没几远就安置着一张长椅,拍了拍身边长椅坐了下来:“这个主意好,随时可以歇息。这都谁的主意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