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内讧与讨伐 (第2/3页)
贼,便是兀鲁杀贼。
他们眼里,除了吃,喝,杀和交配,别无他物。
这种德行的蛮修,肯定不能成事。
墨画也实在不太愿意,做这群道德败类的蛮修的巫祝,免得将来自己风评被害。
而墨画也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教化”的重要性。
若不施以教化,他麾下的很多蛮修,单纯就是会说人话的“畜生”罢了。
甚至比畜生,更贪婪,更自私,更残忍。
墨画便以巫祝之名,告诉他们,要“部落团结”,要“同盟友善”,要“修心”,“修身”,“克己”,“自强”,要“谋求部落的存续和长远发展”……
结果这些话,跟放屁差不多。
不少蛮修,看墨画的眼神,像是在看傻子,根本不知他在说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
便是墨画,也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于是他便放弃了,也深刻体会到了,“愚昧之人无可教化”这个道理。
那一瞬间,墨画甚至怀疑,自己一统大荒的计划,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狗改不了吃屎。这些蛮修,劣根性太深了。
他们真的能有求道之心,能为自己所用么?
自己帮他们,真的是在践行天道?而不是在养“猪”为患么?
雄图大业刚起步,墨画就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初步的自我怀疑中。
不过他也不是容易放弃的人。
做任何事,都有困难,总归要一步步克服。
整顿大荒这种事,若真那么好做,早就有人做了,哪里轮得到自己?
正因为难,才有做的价值。
墨画微微颔首,坚定了道心。
可部族内部的矛盾,总归要解决。
墨画考虑了半天,意识到目前情况下,部落内的矛盾,基于神识形态层面的信仰混乱,和道德败坏,根本没办法调和。
除非把这些蛮修全杀了,彻底消灭矛盾。
然后对下一批蛮族的孩子,对这些新生的脑袋,重新进行“教化”,进行神识层面的重塑,才能彻底改变局面。
但这种做法,也不可能。
墨画想了很久,还是只有一个办法:
对外讨伐,转嫁矛盾。
让这些蛮修,向其他山界进发,征讨其他部落。
这样一来,有了共同的敌人,有了可战斗厮杀的对象,这些蛮修就不会再将心思,放在内讧和内斗上了。
“对外扩张”原本就在墨画的计划之内。
只是在他原先的谋算中,要过段时间,等乌图山界彻底安定,内部的矛盾整治好了,蛮修也重新整编训练过了,这才好继续,向外扩张。
攘外必先安内。
可如今看来,这一计划,必须提前推进了。
若不攘外,内部矛盾,根本调和不了。
与其让这些蛮修不断内讧,以至于自相残杀。
不如让他们对外扩张,与敌人厮杀。
即便是死,他们也要死在讨伐的路上,作为一个战士去死,而不是在部落里,因为偷鸡摸狗而死。
就这样,十日之后,墨画整顿了一支,八百人的蛮修,开始一路风尘,向南侧的山界进发了。
这八百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兀鲁部的蛮修。
兀鲁部在如今墨画麾下的乌图山势力中,仍旧是最强的。
而兀鲁部修士,又是最嗜杀的。
墨画并不放心将兀鲁部修士,留在乌图山,以免他们生出暴乱。
是以这次征伐,他将兀鲁部的核心力量,全都抽调出来了。
包括兀鲁部酋长,两个上位长老,十来个筑基修士,以及六百精壮的炼气境兀鲁蛮修。
离开乌图山,众人一路往南,越过险山,进入一片漆黑的山林。
林间瘴气很重,妖气浓烈。
墨画以神识辨位,在一处山角的地方,寻到了一个部落驻地。
这也是个小部落,势力说大不大,也仅有五六百蛮修。
但让墨画意外的是,这些蛮修身上,竟穿着皮革和骨制的甲衣,甲衣之上,还画有一些妖纹,用以增幅甲衣,抵御刀枪。
这个部落,名为“黑角部”。
这也是墨画,第一次在三千大荒,见到形似“蛮兵”的部落蛮修。
双方的战争一触即发。
兀鲁部这边,修为占据上风。
但眼前这黑角蛮族,却占了护甲的优势。
双方厮杀,墨画也没袖手旁观,适时地丢了几枚火球,压制住了黑角部的酋长。
但黑角部酋长脾气刚烈,任墨画怎么说,他都宁死不屈。
兀鲁部的酋长,便砍下了他的头颅。
酋长战死,至此尘埃落定,战斗很快平定。
这一场杀伐下来,兀鲁部死了几十人。
黑角部死了一百多,其余都不得不投降。
战败之后,黑角部蛮族战士,无不神情悲愤。
一些普通蛮修,也神情悲苦,孩子的脸上,更是带着惊恐。
按蛮荒的规矩,战败的部族,会沦为“蛮奴”。
蛮奴与牲口无异,任人打杀,处境悲惨。
这也是大荒的残酷。
在一片血腥紧张的氛围中。
少年模样的墨画,身披巫祝的黑衣,神态庄严,在鲜血淋漓的兀鲁部蛮修的簇拥下,缓步踏上了黑角部的广场高台。
满堂皆寂。
墨画便在此氛围中,向众人宣讲,声称自己乃神主选中的“巫祝”,到此并非为了杀戮,而是为了给大荒的部族,带来和平和繁荣。
他也不会让任何人,沦为蛮奴。
墨画的声音,温和而清澈,有着一股令人安定的力量。
原本惊恐的黑角部众人,莫名安静了下来。
墨画又命人,散发了一些谷物肉食,安抚了众人,这才命自己麾下的兀鲁部,乌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