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31章 沛然莫能御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31章 沛然莫能御之 (第2/3页)



    这么做唯一的劣势,就是施工难度会更大一些,制造成本也会提升。不过都最后一战了,也不怕花钱花材料花人工,而且都是现场制作,不用考虑预制,一切都按最稳妥的来。

    到了正式攻城那一天,数以万计的刘备军神臂弩手们,纷纷进入提前布置的前沿木质阵屋内。在嘹亮的鼓角中,对着城头的敌人轮番放箭压制。

    箭雨不算密集,但却胜在连绵不绝,一波又一波衔接得非常绵密。

    数以百计的投石机,也都用拳头大小的中型碎石弹,用网兜一堆堆地朝着城头飞掷。

    城头的曹军士兵被压制得抬不起头来,虽有奋力回射、回砸,但拼消耗也完全拼不过刘备军,之前储备的投石机也纷纷被砸坏,只能是暂时龟缩防守。

    曹操甚至无师自通地想到让大部分士兵先躲到城墙下的反斜面处,或是尽量躲进城楼、马面、藏兵洞。等敌军真要冲上来了,再紧急补充到城墙上防御,投掷滚木礌石,或是准备肉搏。

    这种打法,后世只在敌军“火力准备”非常强,提前让士兵们上墙只会白白增加伤亡的场合,才会用到。如今却在这汉末的战场上出现了。只能说诸葛兄弟的影响,让刘备军攻城时的“远程火力”,已经碾压了敌人。

    曹操一共就三万多人的正规军守城,长安城又那么大,如此宽大的战线正面,导致曹军的火力远比此前其他攻城战的场合都要稀薄。

    相比之下,刘备却能集结至少五倍于曹军的进攻兵力,远程武器装备又多,富得流油神臂弩都随便用,才有了今日这般局面。

    “快上墙!敌军的攻城塔车已经推过护城河了!”

    随着刘备军近战部队的逼近,曹军各级军官也顾不得再躲避矢石,催逼士卒全部顶到一线,硬顶着敌人的箭雨,开始投掷滚木礌石反击。

    一开始还有经验不足的曹军士兵会探出上半身去砸石头,但是当那些人被箭矢攒射成刺猬后,旁边的袍泽就自然而然学乖了。

    只敢躲在女墙垛堞后面,用类似于樱木花道罚篮的姿势,朝着墙外盲丢木石,那命中率也就愈发感人。很多时候甚至只是因为过于紧张,刘备军的攻城塔车还没推到滚木礌石的打击距离内,守兵就提前乱丢,白白浪费了不少物资和体力。

    不过,一场涉及十几万人的大战,在任何局部战场上,终究是有可能打得有来有回的。曹军的抵抗,也不至于完全没有意义。

    在曹军坚持不懈的还击下,近百座的攻城塔车里,还是有那么十几座被彻底砸毁,更多的则是略微带伤。曹军为了取得这点战果,也付出了至少四位数的士卒被箭雨杀伤。

    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大局,至少还是有七成以上的攻城塔车,毫无阻碍地顺利逼到了墙根。

    头部带着铁锥的巨大搭板重重砸在墙头,刘备军的肉搏精兵很快发起了冲锋。

    曹军也试过用床子弩尾部绑粗麻绳、连接巨石和滑轮组,射穿这些攻城塔车后,把巨石丢下城墙,用重力加速度拽倒这些攻城塔车——

    这些招数,都是刘备军自己之前就用过的,曹操也知道刘备有克制的办法,但事已至此,曹军也只能是病笃乱投医,一切可能想到的抵抗招数,不管有用没用都用一遍。

    这时候不用,还指望省下来过年?还是下辈子再用?灭国最后一战了,一切抵抗手段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而且,曹军堵上了全部床子弩和铁羽箭交叉射击,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效果,剩下那七八十台攻城塔车,也有那么五六台确实被拽倒了,

    有些是因为本身进攻阵地选的不好,地形不平导致塔车重心不稳。还有些则是之前被曹军投石机、滚木礌石持续打击,已经有一些伤损,结构不稳,再被这样重点打击,终于出了故障。

    这一丁点战果,也让曹军将士们内心稍稍好受了些,至少自己不是在做完全的无用功。

    “杀!杀!杀!”

    “大汉必兴,曹贼必亡!”

    “不要给曹贼卖命了!曹贼之死就在这几天了!”

    刘备军的将士们一边呐喊,一边就顺着搭板梯冲了上去。

    而随着刘备军的冲锋,守军当中一少部分曾经参加过雒阳之战的老兵,也终于意识到问题。

    “这次敌军爬梯的速度,怎么比雒阳之战时又快了不少?又快又稳!长安的城墙,明明比对面的车还高出一大截,他们怎么做到仰攻还能爬那么快的?”

    敌军爬梯子时,表现得异常敏捷果敢,让曹军士兵猝不及防。

    曹兵们愈发慌乱,各级将领和军官们连忙靠着堆预备队,拼死堵口,才用血腥的列阵肉搏战暂时避免了防线崩溃。

    刘备军士兵冲上城头的速度,至少比他们预期的还快了一倍,一架攻城塔车搭板搭稳,数息之间就能冲上来好几个铁甲兵,而且越聚越多。

    曹军懵逼地混战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些见识敏锐的军官发现了问题所在。

    “不好!这次敌军用的搭板两侧还有扶手!那些挡板不仅仅是用来挡箭的!难怪能冲那么快!”

    任何一点微小的装备改良,只要是初次出现,并且足够具有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