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曹操传位,直面决战 (第2/3页)
故里了。但是将来曹彰如果进一步打出玉门关,则不需要贾诩随军,也不允许他随军。
贾诩不能出玉门关,就在后面帮曹彰处理后勤,提点意见,充当顾问型的角色。
这样既让上了年纪的贾诩轻松一些,也让他落叶归根回老家,曹操觉得自己已经够仁慈了。
至于将来曹家要是连河西走廊四郡都丢了的时候,那曹操也是不允许贾诩追着曹彰一路西去的,贾诩可以在凉州本地玩消失、躲避,但决不能连累曹彰。
当然,曹操也知道贾诩这种老阴哔求生欲很强烈,所以他口头几句敲打,未必能起到足够的效果。
何况真到了那一天,他曹操肯定也已经不在了,这些话哪里管得住贾诩?
所以,曹操自然也会给曹彰密信,交待其中关键,让曹彰在危急时刻务必不能接纳贾诩投奔,曹操甚至在密信里写了:
到了朝廷覆亡之日,如果贾诩去投你,可斩送其首级,送回酒泉,但也不必送到刘备手上,只要设法交到当地降将手里,确保将来刘备知道贾诩没去西域即可。
曹操知道贾诩身上的仇恨值太高了。
而这一切,曹操也不会让贾诩知道。
贾诩只能凭自己的经验,猜测陛下肯定留了一手,防止自己祸害三皇子,所以真到了那时候,自己又该如何求生,就得贾诩自己另想办法了。
至少眼下,贾诩被曹操派去了张掖郡,和曹彰会合。
为了让曹彰和曹休推进得更加顺利,曹操还难得又加派了一名大将徐晃,帮衬曹彰一起作战。
徐晃眼下已经是曹操麾下还活着的将领里,统领骑兵作战最强的了。乐进虽然也统兵有方,但他更擅长攻坚打硬仗,并不以骑兵奔袭穿插见长。
徐晃得令后,便在开春之后,跟贾诩一起赶赴张掖前线。跟着徐晃一起去的,还有曹操最后敲骨吸髓搜刮出来的一些骑兵援军。
到了此时此刻,曹操已经很清楚,再在关中战场留骑兵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除了最后必须的亲卫骑兵以外,其他的骑兵野战部队,基本上都派给曹彰了。
……
送走徐晃和贾诩之后,曹操也做了开战前的最后一个决定,那就是正式把帝位传给太子曹丕。
为了此事,曹操本人特地从潼关回了一趟长安,草草准备了不到五天,就举办了传位仪式。
曹丕当上皇帝的那一刻,也是百感交集。
两年前的这时候,他还在庆幸自己也能当一次皇帝过一把瘾,但他的接权之路却是那么坎坷,曹操的政权内部,一直有不稳和反对。
导致他不得不先当四个月太子、再监国一年,如今才当上皇帝。
算下来,在继位之前,他整整当了将近一年半的太子,也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日子当皇帝。
好在,曹操对他还是不错的。在曹丕继位后,曹操让他在长安城里,稍稍过了一两个月住皇宫的好日子、每天用天子仪仗,也享受过了天子的威严,有名有实。
一直拖到四月份,随着风声越来越紧,对面的刘备似乎已经做好了攻坚的准备,又要发起渡河战役了,曹操才找来曹丕,跟他推心置腹交代了一些话:
“子桓,这两个月,当天子的感觉如何?”
曹丕不敢得意,连忙谦卑表示:“儿臣资历浅薄,才干驽钝,很多地方还需要父皇提点。”
曹操脸色微微一沉:“你都是天子了!怎么能称臣!赶紧改了!天子就要有天子的威仪,可以没有崇殿峻宇、金根玉辇,但不可以失了天子的的威仪。
当年先帝在李傕郭汜之乱、仓惶东归时,一样没有符合天子礼法的殿宇车驾,但他也不曾放弃。眼下刘备随时都有可能渡河,为父不会让你跟长安城共存亡的,这里有为父与刘备决战就行了。
你可先带少量亲卫,去陈仓驻防,一来躲避刘备正面的兵锋,二来也能亲自提防甘宁、王平趁机再入寇。
陈仓之地,虽近千年不曾为国都了,但当年周文王兴起之前,在岐山立基,那岐山便是陈仓。所以去陈仓暂避,也不算失了天子体面。到了那里,没有皇宫可住,但你心里要记得自己是天子!”
曹丕本来也想过逃命多活几年,但又舍不得天子的体面,他知道自己最终也是非死不可的,如果仓惶丢脸,那就划不来了,等于是两头没捞着。
如今,父亲给他讲历史典故,帮他找了个台阶下,曹丕心中又升起了一些自欺欺人的安慰感。
原来陈仓是周文王建立周朝之前的根基,后来武王伐纣,灭了商,周人才迁都到镐京,也就是如今的长安附近。
这么一想,去陈仓也就没那么丢脸了。
至于长安丢了之后,陈仓估计也守不了多久。但没关系,到时候曹丕就是自己说了算了,他真想多活多挣扎,还可以再撤退。只要堵住了陇山,再多活几个月肯定是没问题的。
曹丕终究是有求生欲的,想明白之后,便洒泪向曹操拜别。又墨迹了几日,他就带兵上路了。
……
曹丕走后,曹操就静静在长安,等待自己的最后时刻。
与此同时,西北的曹彰,也终于不负他所望,在得到了徐晃和贾诩的加强后,在黄初三年的四月份,在西凉取得了新的突破。
四月初,重新整备停当的曹彰,打回了酒泉郡,肃清当地不臣的部族和作乱的羌人,还重新稍稍修缮了一下玉门关内外的道路,整备了一下后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