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夏侯惇死,并州易手 (第3/3页)
遍把每个县都占到,至少也能花上两个月。
夏季最炎热的时候,部队也得稍稍休整歇息,轮流换防,不能往死里用。
整个六到八月,关张赵把并州除了晋阳以外的其他地方,都肃清了。
八月中旬,晋阳城下的围城营垒、攻城武器,也都打造完毕,刘备军终于开始强攻城池。
整个并州的夏粮秋粮,都入了关羽等人之手,所以关羽可以因粮于敌,和夏侯惇慢慢打。
攻打这样一座坚城,也用不了十几万人,所以一部分部队甚至提前回撤,去后方粮草充足的地方就粮。或是干脆就地转为军屯,帮着并州百姓一起秋收,降低并州今年农业生产所遭受的破坏。
正式攻城之前,关羽还是象征性地派出使者,对夏侯惇劝降。
夏侯惇并没有斩使,但也没给关羽什么好话,态度非常强硬,让关羽尽管来攻便是,他若怕死,便不是英雄豪杰。
关羽给了对手充分的尊重,既然不领情,他也就一声令下,宣布总攻。
数以万计的弓弩手,包括五千人以上的神臂弩手,在大藤盾的掩护下,抵近到城下放箭,压制城头的火力。
葛公车和云梯,集中在晋阳城的南北两门外,通过军中辅兵们多日来填出的过河通道,被推到城下,每一步都进展缓慢,艰难而坚定。
晋阳就是后世的太原城,那还是非常坚固的,历朝历代多少军阀诸侯仗着这座坚城,都能守好多年。
尤其后世五代十国那阵子,多少次“河东节度使”位置上的军阀,抗住了中原朝廷的轮番猛攻,最后甚至还推回汴梁当了皇帝。到五代结束的时候,北汉还扛着赵宋扛了二十多年。
晋阳这座城池,东侧就濒临着汾水,东西两边又都是高山,根本展不开部队,只有正南门和正北门两个方向能被进攻。
正因为可以攻击的正面太狭窄,所以防守方不用太多兵力。
夏侯惇只要几千人就可以确保南北城楼都防守严密,剩下还有一半多人能作为预备队,前线死伤了之后再填线填上去。
关羽和张飞确实一南一北夹攻得非常迅猛凌厉,仗着优势的攻城武器和强大的弓弩、碎石火力掩护,关羽和张飞的士卒也总能登梯临城,跟夏侯惇的部曲短兵相接绞肉。
但夏侯惇就是在城头用长枪兵和长戟兵,配合一部分使用钝器重兵器的精锐士卒,把战线填得严严实实,寸步不让,跟关、张死磕。
士卒死伤了一批,就再换上一批,杀到后来,曹军将士们都麻木了。
“这些肯定都是跟随了曹贼至少十几年的老兵,被曹贼拿劫掠的许诺和钱粮喂饱了,遇到这种敢死之士,果然还是不能草率。”
关羽也忍不住心中暗忖,对敌人的评价也暗暗拔高了一些。
不管立场如何,这些人至少都是死忠于其主的。
关羽不想让自己的部曲有太重的伤亡,也不想换命,打得就稍稍保守了些。
每次攀登之前,都先用小股士兵摆出要攀登的样子钓鱼,实则用神臂弩和投石机先多火力准备一阵子,仗着远程火力多杀点曹兵。
如是虚虚实实了几趟后,夏侯惇的军队士气也终于有所松动,关羽瞅准一天机会,让休整到神完气足的高顺再次上场,带着新陷阵营负责最后的总攻。
这是九月中的一天,经过一个多月的断断续续猛攻后,夏侯惇的最后时刻终于来临了。
这天一早,高顺带着嫡系精锐,分推十几台葛公车,士卒外面都披着破袍子,不让夏侯惇看出今天来强攻的士兵尤其精锐。
开打之后,前面的一切还是惯例照旧,等到蚁附登城时,高顺才突然提速,肆意暴露陷阵营的真正实力。
穿着精良灌钢胸甲的斩马剑手,一队队势如疯虎地冲上城头,砍瓜切菜一样追着已经多日疲敝的曹军猛剁。
随后的汉军长戟兵也都蜂拥而上,打出一波波冲刺,把夏侯惇的士卒挤压到最后的角落里。
经过一个时辰的短促激烈厮杀,晋阳南门城楼终于重新插上了汉军的旗帜。
夏侯惇在乱战之中,被高顺部乱兵砍杀。高顺发现他的尸体的时候,已经被多道斩马剑伤砍得难以分辨致命伤了。
几刻钟后,晋阳全城各门,也都陆续落入关、张手中,并州之战至此彻底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