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0章 关羽百里追孙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820章 关羽百里追孙权 (第3/3页)

   高顺觉得大军连日奔袭疲惫,还想劝关羽持重。

    关羽却说:“仲达,你是该好好歇息了,你的陷阵营夺取轵关陉,便是平河东的首功!此番回去,定然向陛下奏请,为你再升一级将军号。我虽带兵分定诸县,那也不过是打打顺风仗罢了,夺再多的县城,也比不上你一夜破关的功劳!”

    关羽说得很诚恳,一来他不需要抢功,二来么这也是实话。

    能平定河东,最关键的就在于第一时间奇袭突破轵关陉,后续都是在盆地内快速推进的简单活儿。

    高顺又劝:“可是观将军之意,似乎是要让骑兵单独先行,抢占分割包围、劝降各县。

    如此过于孤军深入,会不会为敌所趁?骑兵不能攻城,一旦穿插到敌后,敌军又不肯归降,恐怕会有断粮断路的危险。我知道将军这是想围住孙权,不让安邑县的孙权有时间突围……但终究有些冒险了。”

    高顺这番话,也是发自肺腑,他觉得没必要在这种时候抢功。至于一个孙权,杀不杀抓不抓也没所谓,己方已经胜势那么大了,确保截断夏侯惇的退路收获就足够大了,一个孙权又算什么?

    高顺算的是军事账,而且他算的也绝对没错:孙权这种人,哪怕活着回去,会导致曹操阵营的战斗力增加么?不会的,从军事角度来看,有孙权没孙权根本就没差别。

    倒是程普,今日之战抓了程普,这算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对于本就将才凋零的曹操阵营而言,算是雪上加霜。

    但关羽显然不会和高顺那样只算军事账。

    他傲然道:“仲达,我也知道你看不上孙权,觉得犯不着为孙权这种废物浪费心力和冒险。但陛下说过,孙权是当年谋害先帝的直接策划者,若能诛杀此獠,怎能放过?

    仲达还有一点有所不知,这河东乃是关某故乡,关某回乡,振臂一呼,必然响应者众。我纵然只带骑兵穿插敌后,没有攻城能力,我相信也会有不少县城直接不战而降的。而就算孙权见机快,立刻就想跑,只要民心在我,他也跑不快的,必然处处受到掣肘,不试试我怎么甘心?”

    高顺听他这么说,也就不再劝了。

    在东垣仅仅休息了一日,养足马力之后,关羽就直接亲自带着骑兵,往西直插湅水流域。

    湅水是河东郡境内最主要的一条大河,最终会在著名的渡口蒲坂津注入黄河。

    而蒲坂津那地方,也是从河东渡黄河进入关中的咽喉要害所在。

    湅水沿岸,还有三座县城,分别是河东郡治、也是当年战国时魏国最早的国都,安邑县。

    除了安邑,还有下游湅水南岸的漪氏县,和下游北岸的解县——而关羽本人,就是河东解县人。

    换言之,关羽的老家,正好堵在安邑的孙权,沿着湅水走蒲坂津渡黄河逃回关中的路上。

    所以,关羽进入河东盆地后,目标就很明确:他甚至连安邑城都懒得去围,去夺,就直奔湅水顺流而下、先取蒲坂津关门打狗再说。

    蒲坂津拿下之后,整个河东盆地的曹军文武,一个都回不到长安!

    而连河东的守军都回不去关中了,并州的守军就更别想回关中了。

    关羽追求的,就是一战把曹操全部武装力量的将近一半斩落下来,与曹操的直辖区彻底隔断,然后再利用刘备已经极为明显的战略优势,尽量迫降敌人。

    而身在安邑县的孙权,也很快就得到了轵关陉和东垣县被破、程普老将军都力战被关羽擒获的消息。

    “孙将军!大事不好了!程老将军在东垣,被关羽一合而擒,听说关羽的大军,已经向着安邑而来了!”

    孙权得到这个噩耗,直接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什么?这不可能!程老将军随我多年,为我孙氏辅弼、力战三代,怎会如此不堪一击?”

    “将军,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还是先想想对策,想想我军该怎么办吧!”他手下那几个幕僚,还有最后的部将,也都焦急得不行。

    “少主,还是突围吧!末将愿意带兵护卫少主先回蒲坂津,再作观望!”

    说这话的,是孙权身边最后的亲卫将领凌统。凌统的父亲凌操当年在闽中跟王朗、陆议交战的时候,死于陆议的水军之手,所以凌统对刘备阵营的恨意还是比较深的,能跟着孙权他就一直选择跟孙权。

    何况他当年年纪还很小,孙权一直待他不薄一路提拔培养他,哪怕是考虑到士为知己者死,凌统也会一直跟随。

    “可是,安邑乃大郡的治所,怎能不战而弃?陛下难道不会怪罪么?而且我若这么轻易放弃,夏侯惇将军在并州怎么办?我要撤退,总要先坚持一阵子,并且派人通知夏侯将军才好吧?”

    孙权忍不住犹豫了一下,他也怕撤得太果断,一点都不抵抗,将来会获罪。

    那不就等于彻底把夏侯惇给卖了吗?夏侯惇在曹操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孙权是很清楚的。

    ——

    PS:本来取河东郡的战事,不用写三个大章。但是最后想了想,高顺的陷阵营后续也没出场机会了。加上孙权程普一直也还在,给这些人物一个交代,才在这部分多写了一点。

    明天斩孙权,这段插曲就算是扫尾了,大家耐心一点,河东之战的最后一天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