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衣锦还乡关云长 (第2/3页)
专门留出甬道,供神臂弩手站位。
这样相对松散的阵型,其实如果遇到敌人冲出来反击,还是有点危险的。神臂弩手们倒是可以快速后撤,但近战兵阵势之间容易留下过大的缺口,被敌军穿插分割。
可惜,此时此刻的夏侯惇根本没这个胆子,就算张飞在军阵之间留再大的缺口,夏侯惇也只会觉得张飞是故意卖个破绽在诱敌。
他可不敢拿着自己麾下仅剩不多的精锐骑兵、去做这种反攻冒险。
那他就只能眼睁睁忍受着神臂弩的箭雨洗礼。
曹军已经很久没跟刘备军打过野外筑垒的攻防战了,因为曹军好几年前就已经战力明显弱于刘备军,曹操也没胆子出来野战。
从建安十六年刘备再次北伐算起,如今已经三年,曹军跟刘备打的消耗战,大多都是攻城。
攻城的时候,神臂弩的射程优势还不是很明显,因为守城方毕竟有垛堞作为掩体,还有明显的高度落差优势,能扳回数十步的射程差。
但今日却是难得的守卫营垒,防守方虽然有一道墙,可双方的站位海拔却是几乎登高的。这种情况下,神臂弩相比于传统踏张弩的射程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夏侯惇也有喝令己方弓弩手拼命放箭回射。但是在张飞正式冲锋之前,让麾下的近战兵跟夏侯惇的营墙保持着距离,夏侯惇很快就发现,自己是在单方面白白挨射。
这种情形,就跟当初官渡之战时,曹军被袁绍压着射差不多。关键的区别在于,当年被压着射时,曹军好歹还有投石机方面的优势,但现在却是强弩和投石机双双落后。
曹军弓弩手死伤了一部分后,剩下的弩兵意识到这种抵抗简直是徒劳,只能躲在鹿角和夯土墙的背后,绝望抱头,放弃放箭,一时间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单方面挨打还不了手的情况,永远都是最伤士气的。
张飞通过望远镜,确认压制住敌军的弓弩后,这才让人挥舞旗帜,全力向前。
刘备军将士个个士气高昂,敌军的远程火力又削弱了那么多,进攻方愈发人人奋勇。
“杀!杀!”
“杀夏侯惇!降者不论!”
“曹贼只剩两州之地了,曹贼必亡!别给他卖命了!”
将士们一边冲杀,一边按战前的交代,大声呐喊着口号,进一步动摇防守方的军心。
上百架原木绑扎而成的壕桥车,直接在壕沟上轰然架好,潮水一样的斩马剑手和长戟兵,便顺着壕桥奋力冲过去。
原本这时候应该是进攻方将士最脆弱的时间点,很容易被防守方的弓弩交叉火力攒射。但夏侯惇手下的弓弩手偏偏被压制得厉害,至少三分之二的弓弩手都错过了这一轮杀敌良机,让张飞的人轻而易举冲过了壕沟。
兵刃交击之声很快响彻了整个战场,绵延数里的正面战线上,数以千计的两军士卒挥舞刀剑互砍,长戟枪矛攒刺,奋力搏杀不休。
夏侯惇的士兵,仗着夯土墙那点高度,勉强能赢得数尺高的落差优势,居高临下攒刺。但这点优势并不足以弥补兵力和装备、士气的差距。血战半晌之后,夏侯惇的人就渐渐不支了。
关键还是士气低落得厉害,大家都觉得曹操没戏了,虽不至于阵前倒戈,却也都止不住退却。
好在夏侯惇的营垒,也不止这一道防线,哪怕有些士兵逃回后撤到第二道防线,至少不至于一下子丢掉整个防区——历史上,廉颇在长平守白起时,也有前后三道防线,这种设置在野外的筑垒地带攻防战中,还是很常见的,毕竟夯土墙和壕沟,比之城墙的成本还是低得多,修得起备胎。
曹军很快被张飞杀得阵型数处崩盘,战线犬牙交错。逃跑不及的曹军被突破第一道防线的张飞部曲穿插分割,很快冰消雪融般崩溃,数以千计的士卒不得不弃械投降。
“夏侯惇匹夫,管管钱粮内政还行,让他打这种搏命的硬仗,还真是难为他了。”
眼看着手下突破敌军防线,张飞满意地大笑,还不忘嘲讽对方几句。
比打硬仗,张飞自忖确实能甩夏侯惇八条街。
夏侯惇丢掉了一道防线后,不得不尽量收缩防区,急需层层死守,当天好不容易拖到天色将暗,才没被张飞彻底打崩。
但曹军上下,士气已经低落得可怕,夏侯惇本人回城后,也是垂头丧气情绪低落。
他已经不得不开始考虑,改为死守泫氏县城,逐步放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