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先灭李典,合围雒阳 (第2/3页)
上又被刘备军撕咬下了几万人。
如此一来,曹仁能用于雒阳战役的总兵力,怕是已经跌破了十万人,比之前至少又下降了两三成。
折了李典之后,曹仁连像样的副将都没有了。徐晃是要撤去函谷关,直接听曹操本人调遣的,并不受曹仁节制。
曹仁只能以光杆司令的状态来守雒阳了。
攻城战还没开打,曹仁这是又被斩断了一臂。
……
李典战死于乱军之中,北线曹军三万多人被击灭。
两条噩耗在当天下午传回雒阳城的时候,曹仁简直被惊掉了下巴。
北线撤回雒阳城的人马,加起来也就大几千人,主要是小平津和孟津逃回来的一些打散溃兵,以及小平县成建制撤回来的骑兵部队。
曹仁手头,原本有兵力八万多人,再加上撤回来的人数,勉强超过九万。
他只能靠这九万人,守住雒阳城,外加雒阳以西、与函谷关之间的河南县,谷城县,以及雒阳以东的门户偃师县(张飞之前攻破了巩县,目前正在打偃师县,但还没打下来。要打破偃师后才正式进攻雒阳)。
九万人守四个县,原本是很宽裕的兵力。但考虑到他要拱卫的是大汉的国都雒阳,敌人又如此强大,形势就非常危险了。
曹操阵营原本总共还有二十多万人马,现在折了李典这三万多,剩下的估计也就二十刚出头一点了,绝不会超过二十三四万。
所以曹仁在河洛盆地内的这支军队要是再遭到不测、甚至完全被歼灭。曹操在关中、并州、河东等地的总兵力,怕是要跌到十五万人这条最后的生死线。
曹家的统治,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当然曹操也是可以选择竭泽而渔继续疯狂扩军、临时拉乡勇壮丁,只不过那样的军队战斗力和质量就完全没保证了,上了战场也是给强敌送菜。
这些都是后话,反正眼下曹仁要面对的,就是怎么死守住雒阳。
原本李典不死的话,他还抱有一线生机,还想着李典能护他后路,万一能逐次抵抗,逐次后退,就算败了,或许还能指望通过河南县和谷城县撤回函谷关。
但是现在看来,李典之死,彻底给曹仁坚定了决心。他彻底看明白了,跟刘备军打运动战,自己越运动越亏。
赵云马超等人的骑兵,岂是自己能敌的?诸葛兄弟和庞统鲁肃等人的智谋,己方更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比拟。
所以只要有变招,用策略,自己就必然吃亏。
只有硬碰硬的结硬寨、打呆仗,死守,自己吃亏的空间才能压到最小。
就死守核心的雒阳城吧,能少死点人就少死点人,没必要为了维持那一丁点最终逃生的可能性,再去枉送性命了。
想明白这一点后,曹仁果断而又秘密地下了一条命令:“去谷城县和河南县传令,让当地文武将士,全部撤入函谷关,不用考虑其余。陛下决定死守雒阳,不需要他们来保障后路。
不过,此事一定要做得隐秘,命令送达后,你们几个一起跟着去函谷关就是了,不用回来了。对雒阳这边,要严密封锁消息,哪怕将来敌军围城,我们对内也会宣扬谷城、河南等地还在我军自己手上。”
曹仁这番交代,等于是主动彻底放弃生路,以死求名了。当然他还是会瞒着手下的人,尽量不让下面知道。
敢妄言乱传者斩。
谷城县和河南县的文武,接到命令后也要第一时间尽快撤,决不允许有人落在刘备军手上。
免得刘备军到时候在押着当地官员或者将领,到阵前骂阵劝降,或是拿着几颗人头来显摆,动摇雒阳守军军心。
做完这一切,曹仁等于是主动又撤走了两万多人,最后只剩六七万人,死守一座孤城,静静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
……
话分两头,马超几乎全歼小平津、孟津的曹军后,当天晚上,刘备和诸葛兄弟就知道了情况。
刘备自然是大喜过望,颇为欣慰:“孟起穿插敌后、分割包围的本事,那是丝毫不在子龙之下了,可喜可贺。”
刘备军其余高层文武,但凡在场的,自然也少不了向刘备贺喜。
当晚刘备军高层欢庆痛饮一场,不过大多没有喝醉。次日,刘备问起诸葛兄弟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