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803章 当敌人觉得你没必要再打登陆战时,你就可以再打一场登陆战 (第1/3页)
没有外人知道诸葛亮最后向刘备具体献了什么计策,不过此后两三天,刘备军的一切部署和动向,倒是非常符合一般人的常规揣测。
位于河内温县附近的刘备军,大张旗鼓往回撤,去怀县那儿南渡黄河,到成皋上岸后,再重新折返西行,扑向雒阳。
河洛盆地内的刘备军数量,也越聚越多,基本上以每天至少两万人的速度在增加——这个渡河速度已经很快了,因为渡船的数量不是无限的,而成皋附近原本也没有正经的港口码头,雒阳周边最大的渡口就在孟津和小平津。
实际作战不是打游戏,要考虑港口吞吐量,运能,黄河河面上的航行难度。前阵子周瑜和赵云强渡到成皋偷袭曹真后路时,第一天里周瑜和赵云加起来,也就上岸了两万人。
只不过他俩战斗力爆表,两万人上岸后爆曹真后路,直接就把曹真总计五六万人的军队干趴下了。
得知刘备果然开始换路渡河后,消息传到坐镇雒阳的曹仁耳朵里,他倒也很快做出了判断,估计刘备可能会剪除己方的外围羽翼,把雒阳其他各个关隘、渡口的守军穿插分割包围,以图各个击破。
所以曹仁也立刻给北边的李典和南边的徐晃都送去了指示,让他们注意一点,把斥候撒远一点,如果侦查到刘备军逼近,可以的话就寻沿途险峻之处阻击迟滞,但绝对不可恋战,如果有后路被抄的风险,那就立刻往雒阳回缩。
如果是位于雒阳更西边的守军,那就往河南县和谷城县收缩。
如前所述,这两个县是位于雒阳和函谷关之间的要道上,事关雒阳曹军将来一旦守不住、能不能安全撤退往函崤的关键。
不过,曹仁的指示里面,倒也没让李典和徐晃不顾一切直接全军放弃阵地后撤。
因为一来这二将在当地也守了相当一段时间了,营垒关隘坚固,原本也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的,囤积了相当多的物资。
如果撤得太决绝太快,很多物资军需来不及往后方转运,那就得烧了甚至资敌。
曹操现在已经没什么富庶的地盘了,这样放弃军需无序撤退他也扛不住。
二来么,曹仁也需要这两部人马多争取一些时间,便于加固城防、调整部署、稳固后路。
哪怕是兵败不得不后撤,也要有序撤退,有先来后到,不能所有方向上的外围阵地一下子都放弃,那样绝对会大乱的。
而且如果李典提前撤了,孟津渡这里完全没人,刘备也不用绕路回怀县再渡成皋了,他可以从温县直接来孟津,能为刘备省三天折返跑的时间,还能让刘备利用设施更完好吞吐量大得多的正规港口。
同理徐晃如果撤早了,也会导致黄忠立刻杀进伊阙关,那样雒阳的后路河南县和谷城县是很有可能被黄忠切断的,必须等河南和谷城二县做好充分防务部署,徐晃才能走。
曹仁的原则就是:如果刘备逼近到距离你不足一两天路程了,或者是发现有骑兵快速穿插,那么就一边分兵阻击迟滞,一边加速让大部队坚决撤离。
而物资则是在此之前能运走多少就运走多少,真到了不得不放弃的警戒线、红线,剩下来不及运的也只能烧毁或者发给百姓了。
徐晃和李典接到了曹仁的指示后,稍微揣摩了一下,也觉得没问题,可以完全遵照执行。
反正晋王殿下(前几天曹操封曹仁为王时,王号是晋王)又不是不允许他们撤,只是让他们警惕机灵点。
徐晃和李典自忖都可以把斥候撒出去百余里,时刻监测刘备军动向,发现刘备军逼近、外围县城或关隘不敌,自己再走也来得及。
……
于是乎,这三天的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转眼便是八月十七。
曹军也确实利用这三天,又往后撤退了不少物资,还转运了一些军民,加固了谷城县和河南县的防务。
刘备军那边,张飞和赵云用这三天攻破了巩县,逼近了偃师,距离雒阳城也又近了一个县。等过了偃师,前面就是雒阳的主城了,偃师已经是雒阳最后的门户。
三天打破一个县的速度,不算慢了,这些地方曹军也都有留军队认真把守的,不是白捡的。
而在张飞筹划强攻偃师的同时,赵云和马超终于开始了刘备军计划中的包抄行动。他们从南侧绕过偃师,率先扑向徐晃负责的三关之一的轘辕关。
雒南三关,从东到西分别是轘辕、太谷和伊阙,所以刘备军最先抵达的就是轘辕。
这是一条翻越嵩山的谷道,大约在后世的登封市境内,后世的少林寺就位于谷道旁的山上。
刘备军在逼近轘辕关的过程中,徐晃的一部分主力已经后撤了,但还是留下了少量擅长翻山的山地兵、轻装迟滞骚扰。这样刘备军要彻底拿下轘辕关,就得多花几天时间。
曹军当中的大部分士兵,还是不擅长走山路的,大路被切断就只能等着被围歼。但任何军队里,都有各种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