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火牛阵是假的,但破营的效果是真的 (第3/3页)
惜这次就算最终大胜了,估计也抓不住、杀不得诸葛瑾,实在是太遗憾了。
不过,曹操也没往别的事儿上多想,后续几日就继续围点打援,慢慢消耗诸葛瑾。
意识到强攻不可取、损失太大之后,曹军也改变了攻战的战术,开始部署更多攻营武器,比如开始组装投石机,把诸葛瑾的内营围墙、鹿角拒马、土台楼橹慢慢砸烂。
诸葛瑾一方当然也不会白白挨砸,论玩投石机,诸葛瑾比曹操还专业,何况这一世刘晔都早早投降刘备阵营了。
曹操来之前,诸葛瑾就在围攻馆陶县城,本来就有现成的攻城武器。当下就拿出质量更好、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投石机和曹军对轰。
战场的节奏稍稍放缓下来,战争的形态竟有点像十二年前官渡之战时的样子了。
只是双方的武器装备和技战术水平,都比十二年前的那两支军队要进步得多,令人有一种历史积淀的恍惚感。
如此又拖了整整七八天,曹操几度都以为太史慈的援军肯定要赶到了,但最终太史慈却比曹操预想的来得更晚了几日。
一直拖到十月初二,太史慈和张辽,终于迂回到白沟河下游、绕路沿河逆流而上,前来增援诸葛瑾。
十月初三这天,太史慈和张辽在接近馆陶的途中,还跟曹洪、曹休的曹军骑兵打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
最终曹洪、曹休颇为受挫,很是折损了一些兵力,不得不暂时退却,被太史慈撕开了一个口子,接近了馆陶县。
当然,哪怕曹洪和曹休暂时被击退了,拦在太史慈和张辽面前的,也还有一道曹操刚刚拿下的、被诸葛瑾放弃的外营,太史慈和张辽还是没法直接和诸葛瑾会师。
曹操已经把诸葛瑾大半包围了,只留下了朝着白沟河的那一面没法完全合围。太史慈要彻底帮诸葛瑾解围,就得把曹军的包围营垒实打实攻破一个缺口,打一场堂堂正正的攻坚战。
而对面的曹军,也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曹操本人,在听说曹洪、曹休骑兵战不利,被敌人杀穿不得不败退时,还是颇有几分不快的。
他冷着脸,第一时间召见了败退回来的曹洪和曹休,仔细询问了战况。
但是当他听说,来的不仅有太史慈,甚至还有张辽一起时,曹操内心的不甘也稍稍缓解了几分,对于曹洪和曹休也没那么责怪了。
“敌军居然同时调来了太史慈和张辽增援,子廉和文烈不是他们的对手,也就不足为怪了……好在敌军都是骑兵,只要他们敢正面强冲攻营,我军就还有很大的胜算!
哼,孤这几日布置的营垒,看似没有鹿角拒马,只靠可移动的车杖临时围挡,实则……呵,只要太史慈、张辽硬冲,绝对会陷入绝境,不可自拔!”
曹操如是在脑中推演了一番,原本不甘的内心也稍稍平复了些。
他用兵近三十年,深谋远虑岂是常人可比?
此番扎营时,营垒修筑不坚,一方面是确实反复改变作战计划,导致人力物力无法从头到尾一以贯之使用,最后只能草草搞成这样。
另一方面,也有曹操的故意纵容在发挥作用。
他也是经过此战、现学现卖,发现诸葛瑾那种“外营修得很草率,越往里越坚固”的迷惑性部署,非常能勾引敌人投入,死攻猛攻,给敌人放血。
既然诸葛瑾能这么干,他曹操为什么不能这么干?
此时此刻,曹军的营垒,虽然外层看上去很临时性,很简陋,但真要是打进来就会发现,防御纵深是很深的,足以让任何骑兵部队如泥牛入海,深陷泥潭不可自拔,
一切冲击动能都会被如此纵深的层层车阵吸收完,然后冲进来的骑兵部队就陷入重围完蛋了。
甚至曹操有把握,哪怕赵云马超从内往外冲、太史慈张辽从外往内冲,自己也有把握把敌军四将淹没在车阵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曹操的这种自信心态之下,太史慈和张辽,也果然很快就发起了“救援诸葛瑾”的进攻作战。
诸葛瑾大营内的赵云和马超,似乎也蠢蠢欲动,准备里应外合突围。
曹操秣马厉兵,严阵以待,不顾这些日子曹军也伤亡严重、攻坚损耗很大,准备转攻为守,让敌军好好看点颜色。
究竟是更胜一筹,还是画虎类犬,就全凭手底下见真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