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8章 钳形攻势,夹击张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58章 钳形攻势,夹击张郃 (第2/3页)

    现在撤退,虽然大雪也会影响行军,但也一样会影响敌人的追击,还是别再拖延夜长梦多了。

    最终,张郃还是痛苦地做了决定。

    如果不是司马懿帮他想到的那个招,让他有了那么坚固的营垒、看似多了几分坚守住的幻觉,他也不至于犹豫拖到这一刻。

    可以说,正是司马懿的小伎俩帮了倒忙,让张郃高览为了舍不得沉没成本,而至少多犹豫准备了一天,甚至更久。

    高览见张郃彻底做了决断,他也就不再纠结了,反而眼光也看开了不少。高览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到了战术层面,想想如何撤军才更加稳妥安全,战术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结合他之前从天津撤退时的经验,高览现身说法地劝道:“撤军之时,不仅要提防诸葛瑾、马超的追击,还要提防南皮城内的周瑜开门反攻,缠住我们。

    之前我在天津撤军时,被围在城内的周瑜部将徐盛,就是眼看援军到了,果断开门冲出来与我缠斗。徐盛的总兵力远不如我,但其士卒听说援军到了,士气极为高涨,只是想着拖住我。

    他几千人的兵马就敢追着我数倍的兵力打,最后硬生生拖到马超赶到,我才不得不付出了数千人的伤亡折损,断臂求生。这次我们撤围南皮,城内周瑜说不定也还有余力反击,不得不防!

    说不定至今为止这两个多月的战事,都是诸葛瑾的诡计,他就是在让周瑜徐盛故意示弱、屡次摆出已经力竭的假象,勾引我们继续投入,实在是歹毒!

    诸葛瑾在休战的这两三年里,不知又折腾了多少阴损的手段、磨砺了什么犀利的兵器。此番再战,我军明显可以感受到敌军的器械比三年前更加精良了不少。

    尤其敌军的强弩也比当年又多了很多,劲力似乎也比往昔的更加强横,其他还有很多细节,我一时也说不明白,总之到了战场上一定得小心。”

    张郃听完后,神色也愈发严肃,对高览拱了拱手,并没有说话,显然是接受了高览的劝说,也感谢高览用数千折损换来的宝贵经验。

    对于周瑜,他肯定是要好好提防的。

    诸葛瑾这三年有没有折腾出什么新锐兵器,也是要多留个心眼的。说不定之前周瑜守城的时候,诸葛瑾都没给他配备最精锐的全装,只求多保密一阵子,以便更好地坑敌人。

    ……

    张郃高览准备撤军的同时,在南皮城曹军大营东北方向、原本漳水河道更下游的位置。

    马超的八千人西凉精锐铁骑,以及诸葛瑾亲率的四万幽州军,包括刚刚从天津城里解围出来不久的徐盛,也正在秣马厉兵地准备追击。

    马超和诸葛瑾抵达此地不久,昨夜才在南皮城东北二十里外扎营。之前马超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河间郡乐成县那边。确保乐成县的敌军不会突围骚扰己方后路后,马超才敢分兵过来拦截高览、追击张郃。

    此番刘备阵营对曹操统治的冀州地区用兵,总共调度了十几万进攻部队。

    赵云那边,只有两万精锐骑兵,几乎没带步兵,以求快速穿凿推进、在敌后把声势闹大。所以那一路看似总人数不多,但战斗力绝对是很强的,而且已经把幽州本地一大半的骑兵都占用了。

    中路这边,马超自己有八千精锐西凉铁骑,如今又都换装了刘备阵营最新生产的精良武器铠甲。

    剩下的四万军队,则是幽州本地的士兵,诸葛瑾亲自统领。徐盛不过是辅佐,另外还有一堆资质能力都稍弱一些部将,总之中坚人才肯定是不缺的,部队的组织度也绝对有保障。

    南路太史慈还带了三万青州兵,以及一部分袁谭旧部的二线部队。

    这样刘备阵营第一波的攻击部队加起来,就超过了十万人。后续如果战线进一步推进,需要更多的人手填线、包围后方钉子城市,诸葛瑾也可以继续抽调预备队。

    考虑到幽州的人口较少,气候苦寒,这样的用兵规模已经很不容易了。

    全靠战前提前海路运粮到幽州囤起来,另外就是指望渔阳边市大量采购胡人的猪羊做成腌肉补贴军需,这才能维持大军的耗费。总的来说,幽州这一路兵马还是得走精兵路线。

    如果只是比作战军队的人数,张郃高览加起来也有五万人,再加上后方夏侯惇捏着的河北战区的总预备队,和各处守兵,曹军方面也能凑出差不多十万,看起来不怎么劣势。

    但要论军队的素质和战力,那十万人是绝对不能和诸葛瑾的十万人比的。

    后方的那五万曹军,除了夏侯惇本人捏着的总预备队是一线精锐战兵外,剩下至少三万都是守土填线的杂牌军。

    诸葛瑾战前情报工作做得不错,所以对这些敌我实力对比都了如指掌。如今大战在即,也就能做到指挥若定。

    马超、徐盛等部将,原本觉得张郃高览的兵力不在他们这一路之下,还有些微微紧张。但看了司徒那成竹在胸的淡定神态,马超、徐盛也不由被感染,战意和自信心双双爆棚。

    诸葛瑾很满意大家的这种心态,临战之际,也恰到好处地面授机宜,把一会儿总的作战方针,最后提纲挈领提点一下。

    “张郃、高览担心子龙、子义南北两路夹击合围,必然不敢久驻,我算他必然会在这两日全军撤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