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夏侯惇丧胆,张郃被迫回援 (第3/3页)
前线各县官员、守将的表现情况,想抓出几个反面典型、对于赵云的狂飙突进责任最大的。
最终,因为忙中出错,因为确实十万火急需要病笃乱投医,夏侯惇还真就抓出了真定县、北平县、无极县等三个县的官员和守将,似乎是板上钉钉有主动投敌嫌疑的。
一番仓促的鉴别后,夏侯惇就决定,把这三个县官员的主要男性家属,在邺城当众处决、人头挂在城门上示众,妻女收没为奴。其余旁支远亲,也有留在邺城的,都监禁起来。
而其他七八个尚不能明确是否投敌的县的官员家属,则全部监禁。
说来也是可笑,反而是卢奴县、安喜县两地的官员和守将家属,并没有受到清算。因为他们之前还来得及送出求援信,向夏侯惇表示他们还在坚守,但敌人从相邻的县绕过了他们,继续南下,他们只能笼城死守而无力阻止。
这些送假消息的信使,其书信上的印信都是真的,而他们之所以能通过恒水和滹沱河这两条防线,全都要感谢赵云的主动放水——凡是送真消息的信使,第一批都被赵云的严密巡逻截杀了,送假消息的,反而可以送到,然后就可以诬陷原本的同僚。
夏侯惇为了尽快稳住局面,来不及细细甄别,挑了典型立了威,直到又过了十天八天之后,才渐渐收到了相反的消息,一时扑朔迷离起来。
当他刚听说自己有可能杀错人了、中了赵云的计时,夏侯惇几乎高血压飙升要昏厥过去。
但他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咬紧牙关不肯露怯,
他下意识又产生了一个冲动,那就是去杀了那些真正投敌了的官员、守将的人质家属,给那些被冤枉的忠义之士的家属报仇。
但这次荀攸终于看清了情况,死死拉住夏侯惇:“前将军!大错已经铸成!这时候千万不能认错!更不能改弦更张临时翻案!否则一切都完了!
就算冤枉了三县官员,暂时也得咬死了他们就是投敌。至于那些真有可能投敌了、但是却伪书欺骗我们的,暂时也只能把他们的家眷人质从疑圈禁,严加看管,但不能再杀人了!真到了最后关头再杀不迟,现在只要扣着人质即可!”
曹操阵营留人质的时候,也不是一遇到手下的人反叛、投降就立刻杀的,比如原本历史上,马腾在长安当人质,马超在西凉起兵,一路打到长安,曹操都没立刻杀马腾,而是留着这颗棋子严密关押作为后手。
一直到曹操把马超击退之后,曹操才出于报复心态把马腾杀了。
这次的情况,正常来说夏侯惇也不至于把主动投敌官员的人质都杀了,他只是情况太紧急,实在不得不挑出几户反面典型立威。大部分的从贼者家属人质还是不杀的。
而知道自己杀错一次人之后,夏侯惇就愈发投鼠忌器了,又不能认错,只能一直冷处理下去。
如此一来,曹军留人质的做法,对于后续短期内的冀州之战,威胁已经被尽量降到了最低。
前线各郡县的官员,脑子稍微活络一点的,都知道前将军肯定不敢再乱杀人质了,他们后续再考虑要不要投降刘备时,顾虑也就小了很多。
当然了,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脑子不灵光,不知道听话听音的人。
不管怎么说,赵云此番能够把敌军当中那些脑子灵活的前线地方官、对于家眷人质的担心暂时瓦解掉,就已经是一大收获了。对于后续的长驱直入而言,也算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而且,就在夏侯惇稳住局面、甄别肃清叛徒家属的这几天里,前线的刘备军三路大军,又有了新的进展。
赵云这一路,因为一直在维持对滹沱河防线的封锁,兵力被牵制得比较多,倒是没有从真定再南下深入。
但是赵云也趁着这几天,对后方已经被分割包围的各县,展开了新一轮的肃清。
尤其是他带来了北平县曹军官员家眷被处决的消息,彻底让当地的将士绝望了,士兵们杀了县令和两个曲长,直接开城投降了赵云。
隔壁的魏昌县,情况虽略有不同,但也被赵云乱中拿下。
马超那一路,趁着这几天的时间,完成了对河间郡治乐成县的全面合围,已经开始抢修围城防御工事和组装攻城器械。
把乐成彻底封锁之后,马超又分出骑兵主力南下,逼近和监视张郃。
而且马超选取的切入角度也非常刁钻,他并没有直接抄张郃的后路,而是从张郃所围攻的南皮城的北边、自西向东横向截断,掐了南皮和天津之间的漳水河道。
马超之所以这么干,自然是因为张郃、高览此前分别在围困南皮和天津。马超要插入张郃和高览之间,各个击破,最好先把高览给灭了。
高览倒是没有坐以待毙,在发现马超的异动后,他立刻就全军加急撤退,放弃了全部车重物资,把所有的人员和马匹强行军转移到后方一些的南皮,来跟张郃会合。
如此一来,高览的随军物资几乎是全部损失了,就这样还免不了被马超死死衔尾追杀了一阵,白白折损了好几千人的殿后部队。
而在最南线,太史慈也在围攻平原县后,分出兵力半靠威慑,半靠实力快攻,拿下了兵力薄弱的西平昌和安德县,扩大了自己在黄河北岸的滩头阵地,彻底扎稳了脚跟。
张郃已经陷入了不得不退,而且必须放弃很多东西、抢时间速退的局面,否则绝对会被三路大军合击全灭。
他恋恋不舍的冰城工事,指望依托坚营固守待援的尝试,也都随着敌军的高歌猛进,彻底化为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