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5章 子龙到处,闻风而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55章 子龙到处,闻风而降 (第3/3页)

群骑兵顶着盾临时客串骂阵手。

    “城上贼兵听着!左将军赵云、亲奉刘太尉之命,领铁骑五万,来收中山、常山。中山郡乃是刘太尉当年出仕之地,尔等父老也该知他仁德之名。

    我赵云乃常山真定人,这一点,想必天下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今率数万铁骑回乡,各县豪强义士,是否会里应外合,你们心里都很清楚!如果现在就归义,也算你们共襄盛举、同作忠臣!

    而且,袁青州此番也会共襄盛举,和我军合力夹击冀州,曹贼撑不住多久的!夏侯惇已经被调走了!张郃高览已经被马超和袁青州围在渤海了,不会回来救你们的!

    如有迟误,被你们属下部曲割了首级来献,那就是成全了别人的功名、要立功做大汉忠臣还是做个稀里糊涂的枉死鬼,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赵云让人喊完话后,城头上的蒲阴县县令和县尉之间,就都不由自主各自下意识退后了几步,还警觉地把手按在了剑鞘上。

    城头其他几个更基层的军官、小吏,比如屯长之类,也都面面相觑,眼神中流露出对同伴的警觉和不信任。

    县令和县尉都是懂行的,很快看出了对方眼神中的尴尬,显然两人已经形成了猜疑链,都怕自己成了对方献功活命的筹码。

    没办法,敌人太强了,来得还那么突然。

    “胡县尉,你我就不要互相猜忌了,不如一起投降,平分其功,如何?可别作项梁之想呐。当年项梁对付殷通,虽得一时之利,最终还是遭了天谴。”

    那县尉读书没县令多,也不想什么项梁殷通的典故,只是打个哈哈:“县君都这么说了,属下岂敢不从。不如我们都去城头,先对着下面喊话,说明是共同县城,然后再开门……”

    先把功劳簿记账公示好了再动手,也免得开门时被自己人从背后偷袭。

    没办法,赵云的威慑,哪怕没有让他们直接心动,但他们也怕身边的人抢先一步心动。

    刘备在中山做过三年官,赵云又是常山老乡,还有袁谭打着袁绍的旗号回来助战。

    虽然曹操已经统治冀州快十年了,袁绍也死了快十年了,但架不住大家心中都猜疑同僚不愿打逆风局。

    很快,蒲阴县的城门就直接敞开了。

    赵云谨慎,倒也没亲自第一批入城,而是让部将带了数百骑先锋先进去,控制了城门城楼,他才入城接收。

    进城后,封存了府库,稍稍清点账目,让县令县尉都保留原职,配合讨逆大军行动,准备好补给物资。

    然后赵云仅仅歇了一夜,次日就继续南下,分兵扑向卢奴和安喜。

    而直到此刻,曹军后方的高级将领和大部队,都还没反应过来呢。只有中山郡本地的驻军就地死守。

    赵云分出偏师路过望都县,唐县,当地守军见形势不明,暂且闭门不听不看。

    赵云也没工夫浪费,也不生气,只是当众拿出名单来,把这两个县的官员,从战后留用的名单上勾掉,然后就绕城而过了。

    那动作,就跟阎王勾生死簿差不多吧。

    一天之内行了八十余里,赶到卢奴、安喜,赵云拿出刘备的招牌一亮。

    又把之前在蒲阴说过的威逼利诱骂阵言语全部再说一遍,顺带着再把他勾录过后的“生死簿”交给一名骑兵送到城下,让城头放下吊篮来,自己吊上去看,该怎么填勾哪个选项自己写。

    卢奴县令和驻守此地的军司马,看着赵云让人送上来的账簿。蒲阴县的官员全部留用了,望都县和唐县的都被勾掉了,甚至被勾掉的人后面,还临时手写了拟替补的人选。

    也就是将来那些县易手后,官职都分给谁谁谁当,其中还颇有助军响应的邻县豪强。

    这看上去儿戏得就像打游戏一样,想进步就自己填,不想进步就直接把自己名字划掉,腾出空格来给别人填。

    这份松弛感,这份轻松的气度,和赵云大军钢甲曜日、万马齐喑的肃杀氛围相反衬,不由得守军不胆寒。

    一番挣扎攻心之后,虽然比蒲阴那边多费了一番手脚,但卢奴和安喜两地,最终还是被不战迫降。

    赵云兵不血刃,深入中山郡一百五十里,不战迫降了三个县,这成绩也算非常不错了。

    他本来就没打算把中山郡整个迫降,只要挑重点穿凿,迫降出一条路来,让他能继续高歌猛进,也就够了。

    打通了卢奴之后,不但掌握了一郡的治所,更重要的是赵云可以借助当地的船舶和民夫配合,渡过恒水,并保证后勤。

    过了恒水后,赵云也不管中山郡还有七八个县没攻打、没迫降呢,他就只管往西南方而去,直奔滹沱河北岸的无极县,然后准备从那里渡过滹沱河,对岸就是他自己的老家、常山郡的真定县了。

    这些地方,赵云熟得不能再熟了,又有人脉又有号召力基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