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要想证明自己比董卓强,就只能接受绞肉机 (第3/3页)
”
司马懿侃侃而谈,把筑垒封锁的小技巧一一阐明。
这一世,曹操和马超并没有跟原本历史上那样、打一场势均力敌的潼关之战。所以曹操也没有在对抗马超的过程中,用到冰水淋墙形成冰垒的技术操作。
司马懿想到了这招,临时活学活用,也算是新鲜手段。让夏侯惇和张郃都听得眼前一亮,觉得又多了一招额外赢得战场优势的秘法。
“仲达也算用心了,我也不是不知道朝廷的难处,那这事儿就按丞相的吩咐办吧。我自会亲回邺城,并且分一半河北之兵,前往河南增援。”
夏侯惇最终表了态,随后就让军队立刻做准备,争取以最快速度开拔回返。
好在曹军是在自己的领土上作战,军需物资也不用怎么调度,部队可以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开拔前的准备时间也就比较短。
夏侯惇的部队,还有不少物资没吃完用完,但他也不会带着往回运,就直接就地留给张郃、高览。大不了后续两个月不往张郃军前运粮运物资了,就让张郃吃用撤走的那部分友军遗留的存货。
这样刚好也算歪打正着,避免了寒冬腊月往河北前线运东西的辛苦。
不过,就在夏侯惇准备撤兵的这两天里,南边又传来了一条噩耗,让夏侯惇愈发心急如焚,不得不加快进度。
原来,就在十一月二十这天,一条战报传到河北前线,说是淮北战场,曹军又吃了一场败仗。
这次进攻的敌人,乃是从合肥、寿春出发的关羽部,具体的出击日期,是十一月的月初。
关羽在张飞动手后二十天,终于从寿春北渡淮河,进入淮北的支流涡水,然后沿着涡水逆流而上,进攻谯郡腹地。
涡水沿岸的谯郡东部地区,主要有龙亢、蕲县、竹邑、符离等县。
这片战场,大多数看官应该也不算陌生,因为当年曹仁和赵云就在符离战场打过几次拉锯战。当年项羽死前最后打的那场垓下之战,战场也位于符离不远处。
这地方大致就是位于刘备控制的徐州彭城郡以南、淮南的合肥寿春以北。是一块被涡水、睢水和淮河围绕起来的凸出部。
这块地盘的东南北三面,都是刘备阵营的占领区,只有西面与曹操控制区连接。
往年刘备始终没对符离地区下手,那都是因为当时刘备阵营的总兵力、纸面总实力还不如曹操,所以刘备不想在淮北占一块无险可守的平原,怕被曹军拖入绞肉机持续打消耗战。
但是时隔多年,情况早就逆转了。三年前休战时,刘备的账面实力已经隐隐然追上了曹操,如今三年之期又过,刘备的账面总兵力至少超出曹操阵营四分之一。
所以,“害怕在大平原上打消耗战、陷入绞肉机”这种考量,如今对刘备而言已经不存在了,反而是曹操需要警惕和避免绞肉机。
既然攻守之势异也,刘备让关羽从寿春北上,往正北方直插彭城,把寿春和彭城这条连线以东的曹操占领各县统统吞了,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关羽只花了十几天时间,就实现了这个第一阶段小目标,整个过程打得轻松无比。曹军也没选择在无险可守的大平原上做无谓的牺牲,一看守不住就撤得很干脆。
沿途四县被凿穿,还有这条连接线以东的洨县、虹县,更是直接不战而降。从地图上看,曹操老家谯郡最东边的三分之一面积,在半个月之内就被关羽拿了。
关羽也发起了攻势,并且占了曹军三分之一个郡,这个噩耗,算是促使夏侯惇赶紧撤军救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夏侯惇连收拾军械和行粮都不顾上了,直接催促可以撤的那部分军队尽快撤,一路强行军先回邺城,然后只在邺城休整了一天,就再急吼吼去黎阳南渡黄河,增援曹操。
……
夏侯惇终于走了,还带走了至少五六万人的河北生力军。
这个情报,自然是很快被南皮城内的周瑜察觉了,虽然周瑜没法突出重围,把消息报告给友军,但他坚信友军自己会探查到这个情况的。
而友军将领的表现,也确实没有辜负周瑜的期待。
仅仅比周瑜那边晚了三天,夏侯惇撤兵的消息,就传到了幽州治所蓟县,传到了诸葛瑾和赵云的案头。
是时候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