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时间换空间,还是空间换时间 (第2/3页)
此后的一个时辰之内,魏延麾下的哨船,果然发现了程普水军败退后的后续行踪,也发现有一批程普的船队在撤到上蔡城西水门后,又出城往上游而去,高度疑似就是在撤走守军。
这个消息自然被以最快的速度报到魏延这儿,魏延也第一时间跟张飞、徐庶共享。
张飞听说后,颇为焦急,也不顾部队还没做好充分的攻城备战,就要直接勒逼部下整队列阵、出战强攻。
然而,就在此时,上蔡城南门城楼方向,城上用吊篮放了几个文官,缒城而出,打着谈判的旗号,直奔张飞的围城大营,表示了求见之意。
已经准备出营作战的张飞部曲也不敢阻拦,一边简单搜了一下对方是否有携带武器,然后就一边通报、一边引着使者进入内营。
张飞听说情况后,一时没有想明白使者来意,但还是决定见一见,就让刚好在旁的徐庶一起帮忙把把关。
“元直,正不知敌使来意,你随我一同见见,以免有诈,如何?”
徐庶自然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然后使者就被带了进来。
曹军使者进入大帐后,对着张飞不卑不亢地抬手长揖而拜,但却没有躬身低头,只是双臂的动作幅度非常大——对这个动作没什么概念的,可以去看看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里,张松初见曹操时,是如何作揖的。
拜完之后,来使声音清朗地自陈:“会稽阚泽,忝为镇南将军府参军,拜见右将军。”
张飞的右将军,当初也是被曹操所控制的朝廷正式册封的,所以阚泽称呼对方右将军并无问题,这个官职是敌我双方都认可的。
当年曹操的本意,是把刘备上表请封的那一大串官职、统统都驳回,只准奏一个关羽的卫将军。但是后来想到,张飞素来和吕布不睦,当年刘备丢徐州时,就是吕布从张飞手上夺去的。而吕布死前的正式官职也是右将军。
所以为了恶心张飞,曹操才网开一面,把刘备请封张飞为右将军的那道表也特地准奏了。
张飞听阚泽自报家门,内心却有些鄙夷。
一来,阚泽这些年,并无什么机会建功立业,跟随孙权谋划,也都是在不起眼之处,所以外界名声不显。
二来么,张飞一听他的籍贯是会稽人、却要死忠跟随孙权,便有些不齿。
张飞就心直口快地嘲讽了一句:“会稽人士,为何非要助纣为虐、跟随孙权小儿多年!天下人皆知,当年天子所封的会稽太守,乃是王公景兴!
王公义不屈节,抗击孙贼多年。王公在会稽,至少有五六年,孙贼窃据会稽,不过两年而已,你不侍正主,却侍僭主,岂不是存心要做乱臣贼子!”
阚泽对于这个问题,倒也没法正面反驳,当下只是叹了口气,心平气和地说: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此自然之理也。某出身寒微,世代务农,全赖借书自学成才。
王公用人,多看门第,他在会稽时,我并无建树。孙氏兄弟,用人不避寒微,我以白身初投讨逆将军时,他便任我为钱唐县长,我自当为知己者效力!”
张飞听了,倒也一时说不出对方更多道德污点,毕竟人家在王朗治下时,王朗没给他官做,孙策给了他官做,这事儿也没法指责。
一旁的徐庶见状,也就帮着张飞转移话题:“此事不必多言,来使且说今日所图何事,莫非是来代表孙权请降的?若不愿投降,我军可要攻城了!”
阚泽转向徐庶,也微微一礼:“先生想必就是颍川徐元直了,久闻先生大名,朝廷之中,知先生谋略者,亦不在少数。
昨夜那瞒天过海的火攻之策,必是出自先生之手。镇南将军与我、还有程老将军,被此策所骗,确实是输得不冤了!”
他先稍微拍了一下徐庶,缓和一下气氛,同时也是用戴高帽的话术,挤兑住对方,然后才话锋一转,开始说明真正的来意,
“在下此番前来,乃是受镇南将军所托,请求贵军网开一面,任由我军撤退、放弃上蔡城!”
“笑话!孙权在上蔡至少有两万兵马,之前我军佯攻,其折损最多也就数千之数,如今还剩不少。我军既已将他团团围困,连水路撤军路线都截断了,为何还要放他离去!
你们的一切都已是我囊中之物,你们还能拿出什么条件交换!”
张飞直接就反驳了,压根儿不等徐庶帮他想词。方才阚泽那番话听在张飞耳中,那简直就相当于是“你居然拿我的东西来跟我做交易?”
凭什么?
上蔡城里的一切,都已经是瓮中之鳖了,统统都是我张飞的!
阚泽被张飞打断,倒也不气恼,等张飞骂完后,他才继续不卑不亢地指出:
“右将军所言,怕是并无道理。确实,贵军后续有能力慢慢封锁汝水航道。但是,朝廷大军就不会来救援么?如果曹真将军派兵来援,内外夹击,未必不能击退贵军,此其一也。
其二,如若右将军非要赶尽杀绝,我军将士自然会奋力坚守,负隅死战。到时候,攻破两万人守的城池,贵军又要填进去多少人命!
其三,右将军口口声声说能围杀我军两万,但我军第一批退兵,此刻已经被程老将军当机立断接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