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39章 能者示敌以不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39章 能者示敌以不能 (第3/3页)

   (注:这个刘封是糜贞生的,官渡之战后出生。历史上刘备早期有子女,但是后来失散了,这一世刘备没有再跑路,所以都保住了。刘禅如今也已经出生,还是甘氏所生,现年五岁,但不是嫡长子了。)

    批复完对东北夷狄的安抚条件后,刘备很快把讨论的重心,挪回对曹操的“战前欺骗”上。

    他顺势问诸葛瑾和庞统:“开战前大的诱敌方针,虽已定下,但具体该如何执行才能更好地骗到曹贼,骗到后我军又该如何充分利用,还需子瑜和士元好好斟酌呐。”

    刘备一边问,一边下意识先看向诸葛瑾。

    不过这个问题,已经没什么现成答案可抄,诸葛瑾之前一直在想大方向上的问题,脑子没放在这些细节上,所以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需要慢慢想。

    急智本就不是诸葛瑾的长处,他的脑子更多是花在那些堂堂正正的谋略、大战略上的。

    好在一旁的庞统,本就擅长机变奇谋,反应也快。

    见司徒沉吟不语,他稍稍想了一会儿,就主动献策道:“曹贼已经吃过同样的亏了,再想像当年官渡之后、我军初灭孙策时那般,骗得如此有突然性,确实不容易做到。

    不过,属下细细捋了一遍曹营的情况,发现曹营高层,如今还有另一点决策层面的劣势,是当年所不具备的。

    当年官渡之战时,曹操虽然也弱于袁绍,可他内部团结,所有高层谋士,几乎都是出自颍川。如郭嘉等辈,也都是被荀彧简拔、推举。

    所以众多谋士纵然对战局见解不同,也都可以坐下来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把各自推理的道理说清楚。

    但如今这两年,根据我军对雒阳那所谓的朝廷的观察,曹操对荀彧的不信任,已经渐渐累积。曹操愈发重用后来崛起的司马朗、司马懿兄弟等人。其余朝中文官,也多有暗中离心离德的。

    所以,我军要想强化欺骗曹贼的效果,或许能从曹贼各谋士派系的不和上下手。比如在散播流言时,故意向司马兄弟的人散播某一种说法的内容,再向荀彧一派的人,散播另一种内容。

    到时候,让曹操收到的消息自相矛盾,这样最终不管曹操信与不信,至少可以进一步撕裂曹操和其中一派谋士的信任。

    最终,曹操为了转移内部的不团结,可能也会再次沉不住气,冲动谋求与我军决战。

    而我军只要确认曹军心浮气躁想要求战,我军就该立刻先以南阳和汝南的兵马进攻,依然如两年半前那般,先主力全力进攻许县。

    当然,也可以略微分兵一部,从宛城北上佯攻雒阳方向,攻梁县、阳人和雒南三关。只不过雒南三关坚固,雒阳周边曹军兵力众多,一时间肯定是攻不进去的。

    但只要我们出兵了,就可以吸引住曹操的主力,让其他战场承受的压力大大降低。

    只要在颍川和河南尹这两处战场拖住了曹军主力,并且不断向曹操强化这样一个印象:

    ‘我军在其他方向上,还需要至少数月甚至半年的喘息之机、来重新收回、调集军队。所以我军不得不以攻代守,通过颍川和雒南战场上的主动进攻,黏住曹军,来为其他战场争取时间’。

    如此,曹操就算明知这是我军吸引他来这里打消耗战,他也不得不以主力应战。而等曹操对其他方向放松警惕时,就是我军多路开花、全面进攻的良机!”

    刘备沉吟着揣摩了一会儿庞统的话语,觉得这番计划,细节上还有很多可以推敲的地方,但方向上确实没问题。

    刘备心情愉悦之际,也不由欣慰笑道:“孤还以为,这事儿要等孔明也到了之后,大家一起会商,才能有个定论。幸亏士元这两年也没闲着,颇有长进呐。

    等孔明来了,再查漏补缺一番,就依这条计执行吧。”

    诸葛瑾、庞统闻言,各自逊谢领命不提。

    刘备也算是想明白了,庞统就是建议他在豫州和司隶战场先跟曹操打第一波,把这块地方变成吸引、黏住敌人的主力。

    如果刘备知道后世战史的话,那他脑海里肯定会跟诸葛瑾那样冒出来一个词:凡尔登绞肉机。

    “凡尔登”型的战场,从来不是真正出战略性战果的地方。

    但是吸住了敌人的主力后,就等于是两个高手过招时、双方都互相拉扯废掉了双手,

    而刘备还有“腿法”比曹操精湛,四只手都被相互控住后,刘备从另外的方向一记撩阴腿过去,就能把曹操踹得苦不堪言。

    现在看来,赵云那一路,是最容易示弱、扮猪吃虎的。他可以假装被辽西鲜卑或者别的什么鲜卑,以及扶余国高句丽国拖住,反正曹操一时半刻也求证不了真相。

    而越是演得“自顾不暇”的将领,突然能腾出手来,出其不意来一下,伤害才能最大化。

    关羽张飞黄忠,两年半之前,荆北战役时都立了大功,当时赵云在北疆,守着幽冀无功可立。

    这次再战曹贼,莫非终于要轮到赵云先摘软柿子了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