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先杀厥机,再灭尉仇 (第2/3页)
治层面的考量上稍稍做出微调。
既然赵云要的不仅是胜利,更是大胜,辛毗就顺着这个思路解说。反正“击其两端”这个大方向没错,那一共也就两个选项,一个被否了另一个肯定是对的。
辛毗只要琢磨怎么把这个道理说通就好。
这倒是有点类似于后世中学生做证明题,老师已经用排除法,把二选一的答案排除掉了一个错误选项,学生就想办法证明剩下那个选项是对的就行。
而辛毗这番推演,也确实让赵云觉得合理,连被反驳了的徐盛,冷静下来想了想之后,也觉得没问题。
赵云最后又看向田畴,希望熟悉夷务的田畴也发表点意见。
田畴也深知鲜卑人部队的机动性之可怕,顺着这个思路一琢磨,觉得果然应该先废掉厥机。
他便中肯地说:“首战迎击厥机,必能破之。不过素利这个伏子,也会第一时间暴露,后续便不能指望他在关键时刻才露头背刺敌人了,只能是跟我军一起,追击剩余两部敌人。这一点还需提前有所准备。”
赵云点点头,表示他早已有这个心理准备了。大伙儿又群策群力商量了一些细节,最终把计划完全敲定。
赵云最后在营中大犒了一次士卒,当晚杀了一批羊,让所有骑兵都饱饱吃了顿羊肉,然后好好休息一夜。
次日清晨四更就起来严兵整甲,又加餐了一顿昨晚剩下的羊汤和预制的冷面饼,然后启程北上迎击厥机。
羊汤是前一天大犒士卒后,继续放在锅里,小火余烬温了半夜的,四更天起来的时候还热着。面饼是提前做好的,已经死硬死硬,但掰开后在热汤里重新泡发泡涨,就不难啃了。
……
反汉联军原本也是算好了时辰的,约好当天午前一起赶到战场,夹击赵云。
此前厥机和素利还特地放慢过一次速度,因为他们派出的联络信使回报,说高句丽军行动迟缓,有可能比原计划更晚一些赶到——
如果没有高句丽人那次迟缓拖延的话,原本各军都能在今天清晨就赶到战场才对。“午前”这个新约定,已经是延后过一次的结果了。
不过,赵云主动往北机动了,反汉联军的计划也就彻底作废了,只能是随机应变。
早上辰时,厥机距离赵云还有三十多里时,他远远派出的前哨斥候,就发现了赵云全力迎头奔袭而来,赶紧飞马把这个消息传回给厥机和素利。
厥机听说后,顿时心中一惊,他作为辽西鲜卑的蛮王,当然也不是易与之辈,战场嗅觉和本能都挺强,哪怕没读过兵法,他也看出赵云这是想打个时间差各个击破了。
“赵云突然主动向北迎击,这是打算在公孙康、尉仇台和高句丽人赶到之前,就跟我们打一场,不如我们暂且退避,拖延时间?让公孙康和高句丽人能慢慢追上来?”
素利早就想吞了厥机,但他现在还不好发难,否则容易让自己也损失惨重,万一两败俱伤后赵云觉得自己没有利用价值了,坐收渔利,那就不好了。
所以素利想了想,也不好表现得太明显、怂恿厥机无脑莽。最终,他只是貌似中肯地说:
“我军确实没必要提前跟赵云单独决战,是该等友军全部赶到。但是高句丽军中多有步兵,我们和赵云都是骑兵,如果我们两军一个逃一个追,高句丽军和扶余军怕是会被越拉越远吧?
真要是到了那一步,我们逃久之后,如果最终还是被赵云追上,那就完全指望不上援军了。依我之见,略微退避是可以的,但不能一味往后方退避。
我们可以稍稍变向,向公孙康靠拢,而且还可以尝试撤退的时候拉扯赵云。如果赵云追得实在急迫,出现了首尾不能相顾,那我们也不能错失战机。”
素利这番话,深合兵法,厥机听后深以为然,便当即拍板,双方部族都如此调整。
厥机也知道,鲜卑骑兵多是轻骑,就算有甲胄,也多是皮甲,或者有些皮甲重点部位钉缀些铁片。但除了高级将领,鲜卑骑兵极少有全身鱼鳞铁甲的,更不可能有汉人那种胸甲。
所以鲜卑骑兵的机动性,肯定是比汉人的铁骑兵更强一些。
而赵云的军队里,正面硬战最恐怖的就是铁骑兵,一旦赵云被拉扯了,铁骑兵和轻骑兵出现脱节,
那他厥机也不是不能考虑抓住机会、先单杀赵云那支因为追得太快而落单的轻骑兵。
“好,我军也别后撤了,就直接原地向左转向行军,最快速度提前向扶余军靠拢!争取各军一起遇敌!另外,赵云的轻骑要是真敢孤军深入单追我们,我们就返身将其歼灭!先立一个下马威!”
厥机扬着马鞭,意气风发地下令。
旁边的素利也表示,这个决策实在是太英明了,他跟了。
鲜卑人便很快依令而动,就像是后世海军交战、抢占T字横头优势那般。三十里外的赵云,那是尖头直指鲜卑,直愣愣地冲来,鲜卑人却横掠过阵,只顾侧向机动。
骑兵的速度非常快,三十里的距离,不过半个时辰也就赶到了,就这还是缓缓驰马而行,要充分养息马力。
当两军相遇时,厥机很快惊喜地发现,自己追求的“赵云部重骑兵与轻骑兵脱节”的情况,居然都不需要自己去费力争取,就已经显现了。
赵云显然也是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