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13章 先让年轻人们试试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13章 先让年轻人们试试手 (第3/3页)

但要想挡住我们一部分主力绕路截击,肯定是做不到的。只要他粮道不稳,到时候再决战也不迟!”

    朱褒没什么主见,听了这一派意见,很快又动摇了,想想还是这招更稳妥一点,便点头了。

    速战派眼看劝说无效,也是纷纷摇头,各部内部互相争吵,一时颇为纷乱,朱褒也只能用强权强行压服其中一派,逼着他们按照这个命令执行。

    “吾意已决,甘宁主力虽然日渐分散,但仍然不能轻敌,还是先利用我军更熟悉地形、更适合在山区奔袭的优势,分出一部分主力,截击甘宁的粮道!”

    定策之后,朱褒又得筛选将校,执行分兵断粮道的任务。

    但各部族酋首要么觉得不靠谱,想要避战,不肯领受重任,要么就是不被朱褒信任,怕派出去之后另生变故。

    最终一番推拉,朱褒只能让自己的长子朱闻分兵万余,执行这项任务。

    临走之前,朱褒亲口吩咐:“甘宁自西而来,至夜郎县之前,都有延江水(六盘水)水路可以运粮。至夜郎县后,需要改为牛马驮运翻山至广谈县(安顺)。

    我军可分兵从南侧绕路翻山,在夜郎县以东山僻处,设伏截击,断甘宁粮道,歼敌护粮军一部,动摇其全军军心,而后,你我父子自能合兵再与甘宁决战!方能全胜!”

    朱闻对于父亲的命令,自然不会质疑。

    很快就点起一万余人的偏师,也都是临时征募为兵的本部青壮,拿着简陋的武器,走山路往南迂回,执行这项任务。

    而双方的主力,自然还在正面战场不断进退拉扯、在群山之间拖延迟滞。

    以黔中道的地形复杂,朱褒要想正面击败甘宁自然是非常难,但要拖住甘宁遛弯个十天半月,那还是非常轻松的。他自忖可以轻易为儿子争取到动手的时机。

    ……

    朱闻领受父命,往南迂回翻山而行,一路往夜郎县和广谈县之间的山道要害之地前进。

    因为西南荒僻,这两个相邻的县城之间,竟有近二百里的路程(现在六盘水到安顺差不多也有一百公里,东汉时黔中的一个县,基本上相当于后世一个地级市的面积)

    所以县和县之间,有大片荒山,地形复杂,除了主要山道沿线以外,周边甚至都是无人区。

    朱闻行军数日,明明到了地方,却还一时找不到甘宁的护粮队——甘宁的军队,也不是一直需要运粮的,都是三五天甚至六七天,才有一支军队护粮经过。

    所以朱闻还在山里熬了三天,才算是找到了一个目标。

    也多亏了他带的都是南蛮本地兵,负重翻山能力很强,有带够随身干粮,而且野外生存能力也一样强大,可以在热带雨林里自己觅食支撑。

    但凡换一支北方军队来执行这种任务,怕是还没截到敌军的粮队,自己就粮尽退兵了。

    朱闻发现目标后,一看对方也就两三千人,他再也忍耐不住性子,立刻就指挥各部从山坡上冲下去,要截杀对方的护粮队。

    虽然这支护粮队,看起来跟原本遇到的商旅、粮队不太一样,但朱闻也没多想——作为南蛮酋首之子,他能有多少见识谋略?就算看到一些看不懂的细节,他也不会往心里去的。

    ……

    对面指挥护粮队的军官,倒也不是什么知名之人。所以乍一看到牂牁蛮兵偷袭粮道,还是稍稍慌了一下。

    这支粮队的督运官,乃是犍为郡的粮曹从事,名叫龚谌,三十来岁,是犍为郡丞张裔的属下。诸葛亮让张裔负责甘宁大军的后勤军需工作后,张裔就把自己的属吏都派出去,帮着甘宁搞后勤。

    粮队还有一名军司马、几名曲长级别的军官负责武装护卫,这些军官也都是巴西人士,有些是賨人,跟随过王平作战,还有些曾经在严颜手下做事。

    那名军司马名叫张嶷,年纪还不到二十,是王平的族人。那几名曲长里,有一个叫龚禄,年仅十八,他是督粮官龚谌的儿子,也是跟张嶷少年时便认识的朋友。

    这些人,都是当初跟着严颜一起投到刘备阵营的,来了之后,寸功未建,唯一的功劳就只是弃暗投明。

    此刻眼看敌军黑压压涌来,张嶷只有两千士兵,一千名推车赶牛的民夫,他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军司马,要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按张嶷这个年纪,没功劳就能做到军司马,显然也是很不正常的。全靠他在族中地位高,他父亲也是一个賨人部族的酋首,他仗着血统才能爬出仕途的第一步,这一点跟他朋友王平的情况很相似。

    不过,血统也好,跟着严颜弃暗投明也好,这些履历,都只能为仕途赢得一个较高的仕途起点。

    给了起点之后,后续能爬多高,能建立多大的功业,那就要看每个人的真本事了。

    如果是夏侯楙那样的废物点心,一开始给的舞台起点太高了,他也做不出成绩来,只会摔得越惨。

    张嶷和龚禄都知道,这是证明自己的第一步,在最初的短暂慌乱后,张嶷深呼吸了几口,很快镇定下来,抽出佩刀厉声下令:

    “不要慌!让木牛车全部就地结阵!弓手上车!斧兵堵口!此地山坡并不陡峭,敌军占不了多少居高临下之利!这些乌合之众,虽多也不足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