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13章 先让年轻人们试试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13章 先让年轻人们试试手 (第2/3页)

。但是因为偏僻穷险,并没有什么坚固的城池。

    而且那种“地无三尺平”的地形,也确实不需要多高的城墙,绝大多数县城,都是依托山势自然地形,再稍微加个一丈高的围墙,就算防御力不错的了。

    后世去黔中旅游的游客,几乎都听过当地人的自我调侃:全省最大的平原,就是省城的龙洞堡机场了,就这还是炸平了一堆山头后形成的人造平原。

    如今东汉,哪怕是郡治且兰县,也就一丈半高的城墙,还是纯红土堆夯而成的。每年雨季多下几场暴雨,就会出现些疏松的孔洞,得偶尔填土修补。

    黔中的雨季本就集中在夏秋。如今是初冬,秋雨刚刚结束。

    很多红土城墙都被冲刷出了一道道沟壑,还没来得及趁冬季农闲修补。甘宁趁着这个节骨眼就打进来了,进一步降低了进攻方的攻坚难度。

    甘宁从朱提一带入境牂牁后,很快沿着延江水推进,经过平夷、夜郎等县(大致相当于如今的毕节、六盘水等地),快速推进到了朱褒的腹地。

    外围的夜郎等县,朱褒根本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都是几天之内就被甘宁轻松拿下。

    朱褒手头号称也能拉起三五万蛮兵,但那些都是平时兵农合一、兵猎合一的,并非常备军。

    南蛮本就性情彪悍桀骜,南中湿热,自然物产丰富,当地人需要用于务农和樵采狩猎的劳动时间本来就不长,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可以做到酋长/蛮王一号召,就全民皆兵。

    所谓三五万蛮兵,也不过是朱褒可以集结到的、全郡肯听他号令的青壮人口罢了。

    外围的平夷、夜郎等县,也就常驻三四千人的可动员青壮不等,谈不上多强的战斗力。

    甘宁带着一万八千人的正规军入境,还不是直接碾压,过程根本没什么可赘述的。真正给甘宁带来麻烦的,主要还是山区行军和后勤补给的困难。

    因为牂牁地方过于广大,甘宁拿下一个县后,肯定要留一点点人驻守。

    更关键的是得留兵维持粮道,避免那些“看到大军来了就化身良善百姓、大军一走就直接重新变回山贼”的南蛮部民,看着大军的补给眼红,随时变身抢一把。

    所以一路推进之后,甘宁的部队虽然没有多少战损,但每处留一两千人保护粮道。抵达夜郎以东时,可用于进攻的主力部队,反而减少到了一万两千人左右。

    ……

    甘宁拿下两县,顺利推进到牂牁郡腹地,足以让身在且兰县的朱褒震慑。

    且兰县位于牂牁郡东部边界附近,而甘宁自西向东沿着后世的六盘水进攻,所以反应速度稍慢也是没法避免的。

    面对强敌,朱褒第一反应自然是大惊,然后就召集心腹将领和各部酋长,商讨对策。

    为了立威,朱褒首先就正式扯旗反了,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年刘璋任命的名义上的牂牁郡太守给杀了,他这个郡丞直接就地转正、自封为太守——

    过去十几年,朱褒在牂牁一直是实权在握的,刘璋派来的太守就是个傀儡,为了面子上好看一点,显得他有一统整个益州。刘备来了之后,也没换过刘璋的任命,都是直接追认原有的南中地方官的一切旧有既得权利。

    所以这个不配有名字的太守杀了也就杀了,并不是刘备一派的自己人。

    杀了太守自立后,朱褒立刻慷慨激昂地宣扬:

    “诸葛村夫真是卑鄙无耻!如今看来,上个月那几队肥羊商旅,就是他们为了挑衅开战,故意放来让我们劫杀的!不就是劫了几队运钢材和蜀锦、盐巴的商队么,若是往年,哪里就至于为此动兵了!

    再说那些商旅,一开始也没打出官商的旗号,鬼知道是诸葛村夫派盐铁官直营的!诸位,值此危难之际,各部务必齐心协力抗敌,

    否则以后我们牂牁各部,就再也没法安心过自己的日子了,肯定得给诸葛村夫纳粮上供、还要让我们的子弟去给汉人当兵卖命!”

    面对朱褒的战前动员,各部酋长倒也没有明着反对。

    朱褒毕竟有十几年积威,大家都是心中惴惴,唯恐现在跳出来被打出头鸟,像已故太守那样、人头被直接挂在府衙门口。

    众人一番窃窃私语后,朱褒又问起他们此战该如何打,大家略一商议,就排除掉了据城死守的选项。

    “府君,听说甘宁入境后,沿途各地分兵驻守,想必主力兵力会越来越弱,不如我们抓住时机,在他抵达且兰甚至广谈之前,找山势险要之地,主动迎击与之决战吧!

    若是拖延久了,后方各地被甘宁肃清,到时候他就不用留那么多人保护粮道了,说不定前线能用于决战的兵力会不降反增。”

    朱褒作为南蛮本地人,并没什么谋略,听了之后,便耳根子颇软,觉得有点道理。

    但很快,又有相对怯战的部族酋长向他谏言:“甘宁虽然兵力一时变少了,但听说极为精锐,兵甲也非常精良。之前夜郎等地,我们的守军完全挡不住甘宁。

    贸然与之决战,恐怕有失。还不如继续坚壁清野,让甘宁愈发深入,疲惫饥馁。而且我们熟悉地形,可以分兵绕后,集中打击甘宁的粮道。

    甘宁留在沿途的那些后军,抵挡一下当地溃散的部族还有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