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04章 曹贼震动,被迫迁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04章 曹贼震动,被迫迁都 (第3/3页)

能压抑住怒气,示意负责具体工作的韦晃,当众解释一下:

    “韦晃!你作为相府司直,此番负责调度勋贵近戚迁居,难道不知道不其侯府上的难处吗?”

    不其侯正是伏完的爵位,他是东汉开国司徒伏湛的六世孙。不其侯的爵位,就是当年光武帝刘秀建国时封给伏湛的,经过六代人一直承袭至今。

    曹操此刻称伏完的爵位,也是为了显得自己重视此事。

    韦晃这种小人物,哪里经得住神仙打架?顿时傻了眼,只能隐晦暗示:“前日确实有听说不其侯有恙,也派人查问过,说是并无大碍……”

    曹操眉头一皱,又稍稍追问了一下,得知韦晃只是派了个亲信的医匠去看,然后他觉得伏完的病不算太重,可以走,韦晃也就不愿意宽待。

    这时旁边另一个协办此事的曹操系心腹官员耿纪,也出来隐晦地提醒了几句,曹操也慢慢回过味儿来了。

    属下不让伏完搞事情,那也是为了他曹操的大事!

    伏完是什么身份?皇后的父亲!如果皇后的父亲刚好病重得不能走了。万一皇后想要借故说在许都多留几日,以便探望父亲的病情呢?到时候他曹操拦是不拦?

    如果坚决不让皇后尽孝道,到时候落到政敌那儿,又是一个额外的罪名骂名。

    而如果放宽皇后起行的期限,问题就更复杂了。他曹操总不好让皇帝和皇后分开吧?难道月底之前,请陛下前回雒阳,皇后留在许都给国丈探病?让帝后夫妻分离?

    “刘协小儿,不会是觉得刘备有可能打过来,所以想借故在这许都赖着不走了吧?要是真给他拖久了,只怕再生别的变数……”曹操不由如是暗忖,内心也终于紧张起来。

    没想到原本以为板上钉钉的逼迫天子迁都,闹出这么一桩曲折来,而且事情还是发生在皇帝很亲近的亲戚身上,有点棘手了。

    就在曹操两难之际,朝堂之上,一名今天始终不曾开口的重臣,终于发话了,帮着双方打圆场。

    曹操眉头一皱,都不用看,光听声音就知道,这是荀彧在居中斡旋。

    曹操把操办此番迁都事宜的监督权交给了荀彧,荀彧也确实有这个权限。

    只听他说道:“陛下,回銮雒阳本就仓促,千头万绪之间,有所疏漏也是在所难免。臣以为韦晃、耿纪也只是一时失察,陛下宽仁,必不至于深究。

    眼下为了安定人心,还是应当就事论事,先想出一个两全之法……”

    随后荀彧就循循善诱地剖析了一堆,最终建议曹操也各让一步,允许“家中有尊长重病及服丧”的人家,能够暂缓迁走,或是自行灵活决定行程。

    但是这种特事特办的范围,也不能随意扩大。

    曹操知道在朝会上,不能不给皇帝面子,就先原则性应下了这一点。

    至于朝会结束后,曹操当然知道该怎么做。

    一出宫,曹操就把耿纪、韦晃都喊来,还有另一名侍中郗虑。

    曹操恼怒而又跋扈地吩咐:“郗虑,你立刻让太医去伏完家探病,让太医令给个说法,伏完这身体究竟能不能上路!

    孤还要你保证,就算伏完不能上路,那也要尽量把伏皇后弄走!如果伏皇后真敢借故不走……韦晃、耿纪!你们要保证,月底一定把陛下弄走!哪怕帝后分离也要弄走!

    还有,再去找一些族中有尊长重病的,或是正在停灵服丧的官员,允许他们晚点走,也算是显示朝廷的宽宏。不过,要尽量挑可靠的自己人特事特办。”

    韦晃、耿纪苦着脸,也只能答应了。他俩想了很久后,倒也想到几个人选,就提出来请曹操参详一下:

    “丞相,镇南将军于禁,年初时在襄阳殉国了,其族人如今还在许都的府上,为其服丧。他们也曾请求过朝廷宽限、希望等将来时机合适时,由他们自行前往雒阳。不知这种情况,能否予以恩准,以彰显丞相的宽宏?”

    曹操揉了揉太阳穴,难得觉得韦晃、耿纪还挺靠谱的,怎么就想到这一茬了。

    于禁是在死守襄阳城时殉国的,曹操都亲自祭奠过了,把他作为忠义的正面典型。这种人的遗属,当然要大大褒奖。

    现在曹操为了显示自己并不刻薄、没有为了强行迁移勋贵而逼得天子夫妻分离,他肯定需要找几个正面典型的例子来树立一下。

    所以他仅仅想了几秒钟,就当场排版:“此论甚善!就按这么办,不光是文则这一家,还有其他那些跟着他在襄阳、樊城等地殉国的将校。

    其族人如果想要便宜行事、将来再自行择机前往雒阳的,一律要批准,以示宽容。还可以多给他们一笔钱粮贴补。”

    曹操很清楚这种事情上,要怎么作秀,所以立刻就安排了。

    韦晃、耿纪领命,立刻就去操办。

    当天晚上,他们就先通知了于禁等殉国将领的家眷,允许给他们开恩,将来自行筹划去雒阳的行程。

    然后,他们又立刻赶去太医令那儿,找到了时任太医令吉平,让吉平亲自去看看不其侯伏完的病情,确认他能不能上路。

    吉平听说是丞相的吩咐,明面上也不敢怠慢,立刻跟着韦晃一起赶去不其侯府。

    一番整治之后,吉平以太医令的医学权威表示:伏国丈的病确实非常严重,如果强行逼着他旅途颠簸,很有可能熬不到雒阳。

    韦晃、耿纪听了,只能是无可奈何,把这个结论回报了曹操。

    曹操听了,眉头深皱:“这太医令吉平,孤平素倒是少有注意他,只是知道他医术还不错,给孤治头风时,倒也多有灵验。但他怎得如此不识时务?居然敢说伏完真就病得不能赶路了?简直不识大体!”

    曹操暗恨,自己平时观察太不仔细了,都没注意观察吉平的情商,只关注了他的医术。

    不过事已至此,貌似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太医令的结论很坚定,强迁皇亲国戚的事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PS:不好意思,因为一个大阶段的战争情节写完,换地图了,

    虽然心中有很多想写的剧情,也有大纲,但竟一时理不清头绪,不知道从哪条线索开始写。

    所以推翻重改了好几次,今天更晚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