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00章 孤有女婿孙仲谋,可无忧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00章 孤有女婿孙仲谋,可无忧矣 (第3/3页)

,程普必然为丞相竭力死战。”

    曹操原本还在痛苦无人可用,听了司马懿这个建议,他也忍不住眼前一亮。

    当初孙策伤重而亡、孙权狼狈逃窜时,孙家几大故旧老将,下场都颇为令人唏嘘。

    黄盖重伤被俘,加上年老落下伤残,后来也淡出了世人视野。周瑜为了掩护孙权逃跑,不得不向当时来截击其船队的步骘、陆议投降。

    只有韩当、程普成功跟着孙权,逃到了青州袁谭的地界,后来想穿过袁谭防区去投曹。但最后关头又遇变故,导致韩当被拿下,最后也被软化投了袁谭、最后归顺刘备。

    孙坚留下的旧部,就只有一个程普,顺利跟着孙权来到曹操的地盘,孙权受封之后,程普也得了地位还算不错的官职,只是一直没有什么实权。当初曹操手下不缺可信任的老将,也不会冒险重用程普。

    但现在,情况如此危急,曹操的心态也变了。

    在曹操看来,程普之才,肯定是不如他自己用惯了的乐进、徐晃、张郃的。但问题是这些人如今都不在眼前,他要抢时间立刻从许都派个人南下,那程普的实力,就明显超过曹营第二梯队的将领们了。

    原本程普最大的问题,是忠诚度和可靠度。不过司马懿建议让曹真挟制孙权、再去驱使程普,似乎一切就靠谱起来了。

    而且孙权这年轻人,虽然闲散了数年,但曹操对他还是很满意的。

    前几年曹操要废除三公、罗织罪名搬掉司徒赵温时,司马懿就帮他设计,让赵温以司徒的权限举孙权为茂才,然后曹操再装清高推辞、说赵温是“迎合曹操”,把赵温干掉。

    而原本历史上,曹操干掉赵温,用的借口是“赵温举曹丕为茂才”,这一世,是因为这一事件提前了,曹丕当时还未成年,年纪不够无法做进这个局里。所以曹操没法用亲儿子来做局,只能用一个准女婿。

    但不管怎么说,孙权能进入曹操的视野参加那个局,可见曹操是真心欣赏这个年轻人,想让他当女婿。

    如今一晃又是数年,孙权也确确实实成了曹操的女婿。司马懿再提到让孙权跟着曹真为副将,曹操就彻底心动了。

    一个是他侄儿,一个是他女婿,这有什么不放心的?有孙权在,程普也肯定用心卖力,这事儿不就妥了么!

    “既如此,这事儿倒是不必再议了,还是仲达之谋深合孤意。就让子丹挂帅,仲谋副之,程普为先锋。率军南下抵挡张飞!”

    荀彧闻言,嘴皮子动了动,但这次却没有勇气再坚决劝阻了。

    而一旁的司马懿,眼神中也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得意。

    当初他就是靠参与扳倒司徒赵温的案子,入了丞相法眼,从此快速赢得信任和升迁。那次案子,还让孙权不经意承了他的人情。

    而这一次,他又顺利卖了曹真和孙权一个人情。将来丞相的女婿孙权要是还能有所进步,肯定也不会忘了自己的好处。

    司马懿在许都朝中的人脉,又深厚了不少。

    ——

    曹操定下了曹真为帅、孙权副之、程普为先锋的方略后,数万曹军援军很快一路南下,赶来了上蔡县战场,与张飞进入了对峙。

    一路上,曹真也跟孙权、程普商议了一下,觉得张飞兵锋正锐,不可与之正面争锋,当以持重挫敌锐气为主。

    所以,他们决定分兵一部分,紧急进驻上蔡县城,另一部分作为预备队,在后方的郾城驻扎,为上蔡守军提供后勤支撑点。

    还有一部分曹军则夹汝水扎营,高垒深沟,与上蔡守军形成掎角之势,互相援护。

    这样也能彻底掐断汝水航道,避免张飞仗着船队之利继续偷越绕后。

    具体分配任务时,曹真就选择了亲自率军驻扎在后方的郾城,护住友军后路。而让孙权进入上蔡县,让程普在上蔡对岸扎营。

    如此既可以利用程普水战名将的才干,让他主管拦截汝水。又可以用孙权作为人质逼着程普用心,防止他情况不对时就撂挑子——他的故主孙权就在守卫上蔡城呢,程普要是跑了,就是卖主求荣,天下人都会鄙视他的。

    曹军如此一番操作,等张飞赶到时,见曹军援军众多,自己没有明显的兵力优势,这才放缓脚步,并打听了一下敌将情况,跟随军参军徐庶商议了一下。

    “没想到曹操情急之下,还能派出程普为将,并且以孙权为质挟制于他。程普素擅水战,截断汝水应该是能做到的。如今敌我兵力相若,下一步该当如何处置?”

    徐庶听了张飞的建议,觉得倒也不用太急,就宽慰道:“将军能抵达上蔡,距离许都,间隔不过五县之地,只要在此站稳脚跟,就足以让曹贼震动,日久其内部必然生变。

    既然我们这一路,兵力不足以彻底突破曹军主力,不如暂且高垒深沟,与曹军对峙。为关将军那一路创造机会。”

    张飞想了想,也同意了徐庶的意见,随后就下令部曲就地转入防御,挖掘防御工事和曹军对峙。

    汝南郡战场上,双方的战线移动至此才算是暂时稳定下来。但张飞逼近许都所带来的恶劣影响,正在慢慢发酵扩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