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账不是那么算的 (第3/3页)
备也多了解蜀地的民生近况。
而且,诸葛兄弟几年没见,肯定也有很多意见要交换。
兄弟俩都是当世顶尖的智者,对于后续的北伐方针、战略进度,多多少少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
刘备也很想看到这俩兄弟的思想碰撞,所以每天拉着诸葛瑾一起切磋,也算是真理越辩越明。
此前,也就是在诸葛亮来襄阳之前,刘备就请诸葛瑾做过一次关于后续北伐节奏的初步规划。
让他大致推演一下,将来可能还需要多少年,才能搞定曹贼。具体的种田蓄力和征战攻伐,该如何安排以确保张弛有度。
现在既然诸葛亮来了,刘备也少不了就同一议题、让两兄弟的看法互相印证一下,以求更加稳妥安心。
而诸葛亮听了主公的疑惑、以及大哥原先的规划后,也觉得大差不差。
毕竟只是推演嘛,大方向不错就好,谁能想得那么精确呢?细节上有点异见,诸葛亮也不可能丝毫不顾及情面直接反驳。
所以,斟酌再三之后,诸葛亮只是指出了一些小问题:“大哥所言,我也基本赞同,未来北伐讨逆,确实应该先取关东中原各州,然后自东而西,逐次扫平。
不过,依我对形势的推算,只要中原易主之后,河洛、雍凉等地,应该撑不了两三年,甚至有可能一年都撑不到。到时候,或许还会有曹营牧守、大将临阵倒戈,送曹贼首级来献。
可能雒阳之战,就会是我军灭曹的最终战了,如果顺利的话,在邺城分出最终的胜负都有可能。”
诸葛亮的这个预期,可谓是出言石破天惊,比诸葛瑾还要激进得多。
诸葛瑾听了都不由微微一愣,因为他觉得这实在是太敢想了。
当然,出于对二弟神算的信任,诸葛瑾也很快自省了一下,开始复查自己之前是不是算漏了什么东西。
“是不是我前世玩《三国志》系列游戏玩多了?所以高估了曹操阵营抵抗到底的意志?倒是有这种可能。游戏里面,为了对抗性,不都是让弱势诸侯死战到底的么?
很多代《三国志》,哪怕把最后的敌人打到只剩一两个城了,都是很难劝降的,一定要武力将其彻底歼灭,我会不会是被这种思维惯性给蒙蔽了?”
诸葛瑾内心,居然产生了这样的动摇。
诸葛瑾正在自我怀疑,以至于无法立刻反驳二弟的思路。
倒是居中评判的刘备,显得旁观者清,他对于子瑜的信赖,从来不在孔明之下,也就帮着诸葛瑾辩解:
“将来打下雒阳,天下便能抵定?这种想法,会不会过于乐观了?长安虽然残破,但经过五六年恢复,整个关中哪怕没有恢复到百万户口,但五十万还是有的。
再加上西凉和陇西,以及曹贼近年归化的羌胡,总户口绝对能过百万,可战之兵的比例也远高于关东。关中有秦之四塞,如何会一两年都支撑不住?”
诸葛亮却只是非常不看好地摇了摇头,同时摇着折扇,分析道:“主公请想,董卓与李傕郭汜的先例,犹在目前。挟持天子者,一旦失去天子,或是失去故都。
以大汉四百年余泽,人心思汉,一个被视为国贼,失去大义名分之徒,还能苟延残喘多久?
当初李傕失天子,被曹操迎驾至许都,此后不到两年,都不用曹操亲自动手,李傕便死于段煨之手。
董卓劫迁天子,残害雒阳,虽然出逃,但不到两年,便被王允、吕布所杀。这也是在关东诸侯并未全力讨董的情况下,关中群臣士民自行完成的。
如今主公已掌握天下之半,等到将来如能平定关东中原各州,曹操仅余太行以西之地,如若曹操再丢了挟持天子的地位,或是失了国度。
哪怕主公不动手,估计也就两年,可能就有人斩曹操首级来献,以求保住自己身家族人。何况主公肯定不会坐等的,肯定会以大军梦追穷寇、以求里应外合。如此,曹操的败亡只会更快。
所以我以为,大哥此前的论断,是建立在‘天下人心惶惑,不知所归,君王诸侯,年更月替’的秦末之世。正因为人心不定,所以当时之人无论谁兵强马壮,百姓都能被轻易压服,而不问正朔。哪怕他是一个暴君,百姓也会助纣为虐。
而如今之天下,却不是秦末之世。我大汉有四百年余泽,始终有人心思汉的忠义之士。逆贼想要倾覆大汉,忠义之士的抵抗会殊死卓绝,誓死不降。
但大汉想要复兴,只要拥有天下明显过半,让天下人看到复兴之大势,篡逆者的就会很快瓦解。董卓、李傕郭汜已是明证,主公又何必过谦?”
刘备听诸葛亮分析得这么透彻,还有那么多类比铁证,也终于渐渐扭转了看法。
他不由表情略带玩味地看向另一边的诸葛瑾,很想听诸葛瑾如何反驳:“孔明方才所言,却也不无道理,不知子瑜以为如何?”
面对二弟的分辩和主公的疑问,诸葛瑾倒是没有丝毫争执的意思,也没有因为自己之前可能想错了而羞愧。他只是认认真真思考揣摩,想要就事论事地找到内心的答案。
“二弟说的,好像更加有道理了……只有人心不问正朔的时代,百姓和士兵才会无脑为仅仅拥有武力的军头抵抗到底。
在人心还有正朔的时代,纯靠军事威慑维持权力的暴君,一旦军事不占优了,崩溃应该是很快的……但怎么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对劲呢?”
诸葛瑾心中反复琢磨,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不对!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当年刘邦得天下,为什么会这么快呢?仅仅七八年就得天下了,但刘秀王莽之世,刘秀可是足足花了十二年才重新统一天下!
而且光是刘秀统一关东之后、仅仅为了对付剩下的关中嚣和巴蜀公孙述,就花了整整六年!按说当时已经取得了关东六国地盘的刘秀,对付只有秦国故地的关西诸侯,加上人心思汉,关西诸侯不该很快投降么?
就算公孙述这几个人本人死硬,他们下面的人不该杀了公孙述投汉以求富贵和名声么?”
想到这儿,诸葛瑾终于意识到了什么,也彻底理清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