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1章 能类高皇帝就不错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91章 能类高皇帝就不错了 (第2/3页)

当面显摆一下。

    诸葛瑾一进门,刘备就拉着他在榻上坐下,还亲手给他递了一张凭几和一个靠垫。

    “子瑜,此计成矣,今日我观那于文则神色,似是有了决断,只要我们将来逼迫曹贼迁都,让其家眷能趁乱逃脱,他肯定会为我军而战。”

    刘备说这番话时,表情那叫一个美滋滋。

    “主公礼贤下士,令天下才干之士来投,如水之归下,可喜可贺。”诸葛瑾也中肯地点评了一句。

    刘备当然听得出诸葛瑾的赞美是否出自真心。被这么一夸,他也有些飘然,忍不住就想加快这一切的进度。

    他回忆了一下,年前那次接风宴上,子瑜似乎只展望到了“如何逼迫曹军收缩、让我军可以快速夺取宛城、全据南阳”,但对于更后续的计划,子瑜当时似乎还没提及。

    现在,子瑜帮他筹谋的彻底收服于禁的计划,却需要做到“逼迫曹操迁都”。所以刘备就很想知道,这一步到底还有多遥远、他还需要再做多少事来配合这一切。

    想到这儿,刘备忍不住问:“子瑜,你可曾设想过,一旦拿下了宛城,我军下一步又当如何?什么时候能全力扩大北伐?什么时候能促成曹贼迁都?

    过年这阵子,你可曾了解过兵马钱粮军械的最新情况?我军眼下的储备,能支撑大规模的持续进攻么?”

    诸葛瑾听刘备说得这般轻描淡写,也微微一愣,知道主公这是稍微有点飘了。

    或许需要自己踩一踩刹车,让主公不至于把问题想简单了。

    逼迫曹操迁都是一回事,全面北伐可是另一回事。

    在诸葛瑾看来,逼曹操迁都根本不需要全面北伐,但其他人或许不明白这个道理——因为诸葛瑾是可以抄历史答案的。

    他知道《三国志》原文就明明白白写过,关羽围攻襄、樊,水淹了于禁的七军时,曹操就商议过迁都问题。当然历史上因为形势没恶化到那种程度,所以曹操的商议也就只是商议,最后还被司马懿劝阻了。

    但现在曹操的形势可是比历史同期恶化了太多,等到宛城都丢了的时候,诸葛瑾笃定曹操肯定会把都城从许县迁走。

    到时候,己方只要摆出一副气势汹汹、要继续进攻的架势就行了,并不用真的长途远征、深入追击。

    而刘备阵营如今的钱粮军械储备,确实不足以支持大规模长期北伐,刘璋刘表的地盘还没完全消化,没有转化为可用战力。

    仓促进攻,赢的可能性也有,但容易出现反复、打成拉锯战,增加百姓的痛苦,也对大汉形成更多内耗,并不划算。

    诸葛瑾自己把这番思考和顾虑梳理了一遍后,才诚恳地向刘备剖析道:

    “如果只是要逼迫曹贼迁都,我觉得,这事儿今年秋收之前就能做到——但是,逼迫曹贼迁都,并不需要我军立刻发起全面北伐,这是两回事。

    按照我军的计划,四月份开始继续北进,主攻南阳郡各地,等此间战事结束,曹操迫于南线的重压,肯定会觉得许都不安全,到时候就有可能考虑迁都。

    而只要他存了迁都的决心,就肯定会在今年的税粮汇总之前,正式做出决断——

    因为如果再拖延下去的话,就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今年的税粮收上来后,还是先照老例集中调运到许都周边。等正式决定迁都后,再转运新都。

    那不就多此一举、至少白白靡费数十万石的运输损耗了么?以曹操之精明,是不会因为犹豫而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所以要逼曹操迁都,并不需要我军在拿下宛城后,再额外付出多大代价,只要再配合一些威慑、佯动,就可以做到了,主公不必担心。”

    刘备听了这个后续的计划展望,得知并不用再打大仗就很有可能逼曹操迁都,内心也是既觉欣慰,又稍稍有些惋惜。

    欣慰当然是因为这事儿的成本变低了,难度也变低了。

    惋惜则是因为他似乎丢掉了一个趁机扩大战果的机会。

    刘备还是有雄心的,想明白之后,他就转向了下一个问题,专注求问:“那你觉得未来的全面北伐,当在何时发动?

    如今景升兄、季玉贤弟的基业都被孤所得,天下只剩孤与曹贼,是该好好规划一下了。能越早结束天下百姓的痛苦,自然是越好。”

    刘备一边说,一边回想着过去这些年里,诸葛兄弟为他画过的饼,展望过的蓝图。

    还真别说,哪怕是原本历史上诸葛亮说的那番隆中对,最后也只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兵以向宛、雒,将军亲率益州之师以出秦川,则天下可定、霸业可图”。

    可见诸葛亮推演的最后阶段,也是非常粗略的,至于具体向宛、雒,出秦川该怎么打,有没有更多的细分步骤,当时因为还太遥远,也没必要想太细。

    但是现在,情况却不同了,刘备阵营,基本上已经把原本历史上,诸葛亮设想的隆中对里、一直到倒数第二步为止的那些环节,都完成了,甚至完成得更好。

    整个南方,彻底统一到了一面旗帜之下,孙家早就不存在了。刘备还超额占据了青徐、淮南和半个幽州。

    大汉天下十三州部,现在是曹操拥有六个半个,刘备拥有五个半,新划的交州还没算在内。如果交州将来正式拆分,那么从行政区划上来看,就是六个半对六个半了。

    当然这种在地图名分上做文章的事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不会真正影响双方的实力对比。

    到了真正全面北伐的时候,又该怎么拆分整体的大目标,变成几个阶段性的小目标呢?这每一个小目标,优先级该怎么排、大致需要怎么配合?

    这些问题,刘备之前都没细想,而现在必须想了。

    诸葛瑾知道主公在期待什么,但他这时候必须给刘备稍微踩踩刹车,让他务实一点。

    于是诸葛瑾也审慎地梳理了一下,然后分析道:

    “其实,如果主公坚持想要今年强攻许都,也不是没有希望。但敌我两军的总实力,眼下还只是堪堪相当。打起来之后,会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

    曹贼面临生死一搏,担心其威望彻底扫地、树倒猢狲散,是绝不会再退的。一定会竭尽全力,抵抗之坚决,也远不是此前历战可比。

    我记得孔明曾经设想过,益州之地,前后需要两三年整顿、休养恢复,主公也曾在成都面对刘璋麾下诸将和降臣盟誓过,如果三年之内不北伐,天下人都可以谴责主公夺取同宗之基业是出于私欲。

    如今,治理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