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阵斩诸葛虔,覆灭曹仁水军 (第2/3页)
发地拿着铜管望远镜,扫视着战场。
十几处火头窜起,第一时间就把曹军水军先头的大船撞中了七七八八,鱼膏和硫炭助燃的大火,很快蔓延开来,让整个战场形势,都变得愈发壮观。
“司徒真是神机妙算,竟能想出这种水火夹攻的神策!真是令人不得不服!”
稍微看了几秒,陆议就知道今日之战已经稳了。
几天之前,他被关羽和诸葛瑾找去,跟他商讨了“一旦我军的首批小型战船,通过竹竿划道陆路转运进入白河后,该如何击退曹军反扑”的问题。
当时,诸葛瑾开门见山,就跟陆议提过故技重施、再来一次“筑围堰蓄水、交战前放水冲敌乱敌”的伎俩。然后,也提到了火攻。
但是,深谙水战兵法、已经在南海历练多年的陆议,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诚恳地建议、反驳,希望司徒收回成命。
因为陆议觉得,水攻之法,虽然有点用,可前阵子关将军已经用过一次了,蔡瑁也吃了点小亏,防过去了。敌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坑里踩两次,这次肯定会更加提防。
至于火攻之法,虽然看起来中正平和、中规中矩,但曹军也没动用多少大船,也不存在停船状态下被偷袭的机会,所以很容易被躲避过去,犯不着。
陆议当时的这些想法,不可谓不成熟,也都确实深合兵法正道,不懂行的人还说不出来。
但是最后,诸葛瑾却化朽为奇,把水攻和火攻一结合,陆议听完后,顿时惊为天人,回去后按照司徒的思路又好好完善了一下,这才有了今日的实操。
“正常火攻虽然不易撞中,但今日诸葛虔为了提防我们的水攻,提前停船待命,再想仓促前进时,其船队绵延过长,必然无法同时启航,前中后军船阵必然会有脱节。因此,敌船肯定会有一段航速较低的时机、供我军撞击,这也算是占了半个偷袭之利了。
而我军乘着洪峰而进,瞬间能把船速提升一倍以上,敌军逆流,难以闪避,这都能让火船撞中的机会陡然翻上数倍。
最后白河河道相对狭窄、冬季水位较低、敌船比较拥挤,又是一重对我们有利的因素。司徒预料的这三点好处,一一兑现了,曹贼的水军无法闪避,也是顺理成章,输得不冤。”
陆议心中如是飞快总结复盘了一下,也算是以战学战、火线加深了对司徒方略的理解深度。
既然如今敌军前锋大船都被烧了不少,双方的战船船型优劣势,基本上就抹平了。
陆议这边是少量艨艟和大量走舸为主,对面也多是艨艟走舸为主,谁也不占便宜。
可陆议的水战指挥之才、用兵能力,岂是诸葛虔和蔡瑁麾下那些鱼腩部将可比的?用同样的船,陆议吊打诸葛虔都是毫无问题。
更何况,曹军因为先锋大船被烧了一批,此刻已经开始士气动摇,逐渐混乱了。
陆议的船队冲杀到近前,拼命纷纷放箭,接舷上去跳帮白刃战,刘备军水军将士长枪刀盾捅刺斩割,奋力搏杀,人人以一当十悍不畏死。
诸葛虔的中军和后军,却进退失据,增援迟缓,一时甚至有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的。
一部分眼光好的部将,知道己方兵力是敌人四五倍,哪怕前锋被烧了,其实全局来看也还是有一战之力的,便纷纷想增援上前。
可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眼光好,还有些比较怂或者各怀私心的,纷纷觉得看北边先锋那火势,今日之战怕是已经中了敌军埋伏诡计、难以翻盘了。
还不如保住有用之身,撤回樊城。
白河上顿时就混乱了起来,有些船要北上迎击,有些要南下逃跑,慌乱间居然还有曹军战船自相相撞的。
一些小船被撞翻撞伤,士卒落水哀嚎,场面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诸葛虔部曲如此混乱,陆议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赶紧扩大战果,一路乘着上游顺流之力,奋勇穿插进诸葛虔的船阵,把曹军船队切割得支离破碎。
当然,陆议本人也算儒将,并没有亲冒矢石突击的能力。
但今日关羽派了他和韩当一起作战,韩当却是足够勇猛果敢、身先士卒。
混战之中,韩当亲自坐镇一条艨艟冲在最前面,遇到敌船相撞还奋勇跳帮过去,挥舞着刀盾亲自砍杀冲锋。诸葛虔麾下一连好几条此前漏网没被烧到的艨艟,都被韩当带队砍杀俘获,一时声势惊人,曹军愈发恐惧。
而与此同时,关羽之前部署在两岸的陆军,也恰到好处地发力,给了诸葛虔最后一击。
岸上的弓弩手们,拼命地朝着曹军船队加紧放箭,箭雨的密度也一再提升,压得曹军后队走舸上的士卒抬不起头来。
同时,鼓角手们也拼命擂鼓吹号,其余人都齐声朝着河面呐喊:
“曹贼败了!曹贼败了!”
“诸葛虔被韩将军斩了!”
“你们又中了诸侯的水火二计了!”
曹军的中后队战船,终于在这种四面楚歌的压力下,逐次选择了掉头逃跑,撤往樊城方向,抵抗者寥寥。
走舸轻快,顺流航速如飞,大多能顺利撤出战场。
但仅剩的那些大船,因为相对笨拙,又处于中军和前军,被陆议分割包围后,寸步难行,又绝后援,陆续被韩当、陆议歼灭。
诸葛虔本人坐镇在仅有的那艘大楼船上,逃跑不及,被韩当率兵追上。
韩当先用数艘艨艟从舷侧逼近、吸引敌军楼船的火力和注意。
诸葛虔指挥楼船上的弓弩手居高临下,拼命对着试图靠上来接舷的敌船放箭压制。
但就在弓弩手的注意都被拉走后,韩当亲自驾着一条艨艟,从船尾部位撞上去。韩当的船虽小,船头部分却更坚固,还包裹了一层铁锥,笔直楔入诸葛虔楼船的尾部。
然后数十勇士纷纷甩出挠钩,从艉楼攀援上去。
虽然最初有十余人都被楼船尾舱顶上的曹军长枪兵捅了下来,但曹军陷入重围,顾此失彼。加上韩当在撞船后,让人及时乱丢火把制造混乱,最后还是成功趁乱攀援杀上了舱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