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3章 诸侯用过的计策,岂是尔等能模仿碰瓷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73章 诸侯用过的计策,岂是尔等能模仿碰瓷的 (第2/3页)

夜的战绩。

    虽然没有缴获敌船,射杀的敌兵也多半漂流走了,尸体都没捞到几个,但这都不妨碍蔡瑁吹牛夸大战果。

    他就靠着那几块被撞沉的敌船残骸,还有仅捞到的几十具敌尸,便吹嘘说昨夜估计击退了陆议的水军大几千人,射杀射伤各自过千。

    不过这种吹牛的本事,其实也不足为奇。后世明清的水师,在遇到红夷/洋人水师时,只要击退了敌舰队,都能这么吹。

    水战嘛,哪怕“铳死射伤敌军无算”,最后也都能用一句“惜敌尸皆被敌船拖走,无法斩获首级”搪塞过去。

    把战果吹大十倍二十倍,也不会穿帮。

    曹仁明知蔡瑁吹牛有水分,但己方连番遭遇失败,他正需要一场胜利提振军心。

    所以面对蔡瑁的捞功,他也就假装看不清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过去了。

    一场平平无奇的日常例行反骚扰,就这样被蔡瑁宣传成了大捷。

    ……

    连曹仁都知道陆议的骚扰失利了,关羽当然也会知道。

    所以曹仁、蔡瑁在为昨夜的“大捷”庆功的同时,关羽也判断出白河航道被曹军制造的暗礁给堵了。

    确认这一点后,关羽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情况可以利用。

    但出于稳妥起见,他还是没有直接做决断,而是立刻作书一封,让哨船送回宜城,向诸葛瑾说明情况,想听听诸葛瑾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操作意见。

    关羽的汇报送到时,刘备也正和诸葛瑾在一起,刚好看见了。刘备出于好奇,便跟着一起问:

    “子瑜以为,曹仁堵了白河航道之事,具体该如何利用,才能让我军获利最多呢?”

    诸葛瑾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一边摇着折扇,一边反复细看关羽信中提到的每一个细节。

    最后才慎重地说:“为今之计,最重要的,当然是向被围在襄阳的于禁传达这个消息。

    让于禁也知道,曹仁已经被云长打成了缩头乌龟,为了防止我军水军渗透进入白河,不惜把白河与汉水的河口航道彻底堵了。

    对于于禁而言,这就意味着除非曹军在樊城大胜云长、益德,否则曹军对襄阳的增援,就算是彻底断绝了。

    这个消息一旦确认,襄阳守军的士气必然会进一步崩溃。哪怕不至于当场投降,但等到将来粮草短缺时,襄阳守军定会毫无坚持意志,一触即溃。”

    诸葛瑾还是很现实的,他知道这个噩耗,并不能让于禁直接投降。

    没有增援,没有运粮,又不会导致襄阳守军直接暴毙。在粮食还有得吃的情况下,想拖还是能继续拖的。

    但是,一旦粮食开始出现短缺,再配合上友军完全见死不救、连救的理论希望都自己堵死这一利空消息,两者综合作用,襄阳曹军的总崩,就完全可以期待了。

    所以,这个消息还是要配合时间,双管齐下使用的。

    刘备对于这个判断倒也认同,他也相信于禁跟了曹操二十年,不至于为了一条消息就直接投,该等的时间还是要等,也值得等。

    但是,眼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于禁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呢?

    刘备想不到具体怎么做,反正诸葛瑾就在旁边,他也懒得想了,便直接问:

    “那我军又该如何把这个消息告知于禁,让他相信曹仁彻底不管他死活了呢?甚至到了连增援的机会都彻底堵死的程度。不管我军如何宣扬,于禁都会说这是我军的攻心诈术、是骗他的吧?”

    这个问题非常现实,于禁毕竟和曹仁隔了几十里地,中间还隔了一条汉水。北岸下游发生了什么最新战况变故,于禁还真看不见。

    如果只靠刘备军之口宣传,于禁凭什么相信你?

    好在,诸葛瑾也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对此他刚才已经有了成算,便立刻胸有成竹地分析道:

    “这个倒是有办法——之前鱼梁洲水攻时,云长不是淹了于禁的营地,还抓了一万多曹军俘虏,迫降了数千人。

    那些被抓的敌军俘虏,至今还有一些非常坚贞死硬的,哪怕被我军抓来当苦役,也不肯投降,不肯为我军战斗。想来其中有些人,肯定是跟于禁非常亲近,于禁也知道其可靠。

    所以,我军可以对那些誓死不降的俘虏进行一番筛选,再隔离交叉询问,暗访查出哪些人深受于禁信赖。

    过两日,便可让伯言的水军再去白河口骚扰时,带着这些俘虏同船,到时候再让他们亲眼见证曹军自沉战船堵河的情况。

    见过之后,我军可以再给他们解读、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然后放归襄阳城内,让他们重归于禁旧部。

    于禁要是不肯接受我军放归的心腹战俘,其军心必然动摇。如果接受了,那么‘曹仁已经彻底放弃他了’这个消息,迟早会在襄阳守军中扩散。”

    刘备静静地听着,越听眼神越亮,觉得这番操作的可行性还挺强。

    之前水淹鱼梁洲时抓获的曹军战俘,还真被安置在宜城等地看押。

    尤其是那些越死硬不降的,越要安置到后方。以免前线出现变故时,这些俘虏出现不稳图谋逃跑。

    所以这事儿,关羽还没法亲自运作,只能让刘备和诸葛瑾来处理。

    刘备想明白后,便点了头,让诸葛瑾给关羽回信一封,叫关羽别操心这事儿了。

    回信送出之后,刘备就授权诸葛瑾自去挑选战俘,实施这项计划。

    ……

    瓦解襄阳守军军心的事儿,也急不得,很多操作都要按部就班一步步来。

    诸葛瑾既然决心把这事儿做好,那就要从一开始便精益求精。

    他先筛选了一下手头的战俘账目,大致做了个摸底。

    得知被留在宜城这边的战俘,大多还不是最死硬的。更死硬的那些,已经被押回了后方的当阳,甚至是江陵,负责从江陵往宜城前线运粮的苦役活儿——

    众所周知,从刘琦控制的江陵,往宜城运粮,在江陵和当阳两地,都有非常多水陆转运的装卸工作要干。

    说白了,就是需要大量的码头工人。

    在江陵时,把粮食装船,到了当阳县的章乡码头,沮水航道走到头后,还要卸船装车,再陆路到宜城。

    那些沿途押运粮食的活儿,是不能让战俘苦役干的,因为队伍一路奔波,逃跑的机会太多了。

    战俘只能扮演码头工人的角色,固定被看管在一处码头,每天干重体力活装卸货,一旦敢跑就乱箭射杀。

    摸清战俘账目后,诸葛瑾也不辞辛劳,亲自花了两天时间,从宜城回了一趟后方的当阳县,顺便视察一下工作。

    当阳县那边,听说司徒亲临,自然是准备得很认真,唯恐司徒对军粮的转运监押工作提出什么不满。

    诸葛瑾例行检查完后,就让当阳县的军粮都尉,把苦役战俘都集中起来,以供筛选。

    那军粮都尉不明所以,但也不会多问,立刻执行了诸葛瑾的命令。

    诸葛瑾提前交代了随行办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