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破邓县,围樊城 (第3/3页)
曹军如今龟缩死守,野外应该没什么兵力拦截你们。所以你们也不必恋战,只要每到一处,都做出一番威逼劝降的姿态,并且呐喊骂阵。
告诉曹军,我军只用一天就破了邓县,而曹仁没有救邓县。所以一旦这些小县被威胁,曹仁也不会救他们的。我军的水军也会很快进入白河,阻断曹仁走水路与白河沿岸各县联络的航道,让他们不要再抱有幻想了。”
高顺等人对于这个命令当然不会拒绝,不过高顺还是多问了一个问题:“不知卫将军此举,是真的打算让水军进入白河,骚扰敌后,还是只是阻吓敌军的虚言……我等皆不擅长用小船在小河之中作战,而且白河河口狭窄,水军怕是不易进入。”
关羽一抬手,示意这个问题不用高顺来担心:“这一点,我自会吩咐陆伯言去部署,不必你们操心,你们只管做好骑兵袭扰的活儿,反正我说了会有水军阻断敌方各城联络,就一定会有水军的。”
高顺见关羽说得那么笃定,而且一看就是提前通盘想明白了的,高顺也就不再提醒,只管告辞去执行自己的任务了。
……
此后一两日,关羽麾下的骑兵各部,也确实按这个计划部署,往曹军更北方的纵深腹地袭扰。
曹军也提前坚壁清野了,加上已是九月末十月初,冬季临近,秋粮早已入库,百姓都能回城猫冬,乡野之间也没什么人口可以迁徙,更没有什么钱粮物资可以征调。
总的来说,高顺等人的行动,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阻力,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更多是在士气层面鼓舞了己方,打击了敌军。
刘备军的骑兵见己方的巡逻队甚至有可能靠近穰城,那可是樊城往北上百里远的地方了,那不正说明曹军已经怂了么?深入到那么远,曹军都不敢出来拦截。
可以说,只要刘备军不渡过唐、白河,只在汉水以北、唐白河以西的地区活动,曹军根本就没胆子出来野战。在这片地区,曹军就只敢散点状地守几座城,依托城池跟你打。
高顺没捞到实质性的战果,也就一板一眼地让人逼近城下呐喊辱敌,算是间接给曹仁施压。
“尔等不要再给曹贼卖命了!速速投降太尉的讨逆义师,才是正道!太尉的讨逆大军,一天就攻破了邓县!曹仁根本就是见死不救!等你们被围攻了,他也照样不会来救你们的!”
穰城、新野的曹军并没有被动摇,闭门死守不动。但也不得不派出哨船,顺流而下,去樊城向曹仁通报北边发生的种种情况,让曹仁知道:关羽的骑兵骚扰部队,已经深入到那么远耀武扬威了。
相比之下,被关羽选为三大潜在威慑目标之一的湖阳县,就没那么坚定了。
一方面,湖阳县的地位不如新野、穰城那么重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湖阳县并没有那么濒临唐、白河水系,其建城选址的位置,距离河流还有那么十几里路。
所以,一旦曹军在陆上完全没有野战的胆子和能力,只想指望对唐白河水系的水运掌控权来控场的话,湖阳县还是有可能被关羽军隔绝的——
因为哪怕曹仁派船队来增援,船队到了距离湖阳县最近的唐河码头,你还得下船走这最后十几里路才能进城。
现在刘备军人多兵精士气高,曹仁不敢打陆上野战,那你最后得走陆路才能支援到的地方,不就等于没法支援了么?
最后,关羽军还有一点利好优势,那就是他派出去骚扰威慑的三支骑兵部队,新野和穰城,分别是关平和陈到去的,而湖阳县是高顺本人亲自去威慑的。
高顺的攻坚之能,远超其余两将,不是一个水平层面上的。而且高顺一个多月前刚刚夜袭攻破过蔡瑁的鱼梁洲水寨,如今其攻坚的威名正盛。
在高顺的威慑之下,湖阳县最后选择了直接投降关羽军,帮着关羽在樊城的另一个侧翼,又剪除了曹仁的一个支撑点。
邓县被张飞强攻攻破、湖阳县因为关羽宣传“曹仁对邓县见死不救”的事迹、而被攻心裹挟投降。
这一文一武的双重挫折传到樊城的曹仁耳中时,曹仁也是忍不住头大。
更兼新野和穰城的守将也走水路送来急报,表达了各自的不安,请求曹仁拿出一点态度安稳军心,曹仁知道自己不得不做点什么了。
而就在这时候,逼迫曹仁下决心的最后一根稻草,也终于落下。
次日一早,曹仁刚刚睡醒,就听到属下紧急前来汇报了一条昨夜的噩耗。
“将军!昨夜因为月底无月昏黑,有关羽麾下的陆议,率领轻快小船深入白河河口,焚烧了我军两座码头,造成了一些伤亡和物资损失。蔡瑁不敢追击反击。”
曹仁听了这些不堪其扰的破事,愈发一个头两个大,终于一咬牙,下定决心执行丞相的建议:
“我军自即日起,彻底放弃重入汉水的打算,给我紧急征调辅兵、民夫,把白河口航道用土石堵死!我要白河口一条船都进不来!”
曹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他这么做了,动静肯定会很大,也有可能被关羽抓住并利用。
但他现在别无选择,如果不这么干,后方唐、白河沿岸各城,都会人心不稳。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