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2章 胜可知,而不可为。诸葛瑾负责知,天负责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62章 胜可知,而不可为。诸葛瑾负责知,天负责为 (第3/3页)

了防止触礁,为了防止错过航道,关羽也让一部分探路的战船,点起火把,同时用作为反光罩的铜镜反射,照亮一部分航道。

    这种凹面铜镜制成的反光杯,当然也是诸葛兄弟鼓捣出来的发明。

    夜间使用时,不在照射方向上的敌人,对于这种光源的探查距离就会变得很近,既能照路,又不容易被侧向的敌人发现。

    不过这种东西应用场景不是很广泛,曹军也没有太多的水军建设需求,此前也很少跟刘备军打高质量水战,所以曹军也就对这玩意儿没什么概念,更没法缴获和仿制。

    靠着这些小玩意儿的加持,关羽顺利转向、绕路,绕过半岛摸向航道北端,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利。

    当洪峰彻底爆发时,船队是不可能逆流而上的,因为靠人力划桨操帆的动力,不足以支撑洪峰的冲击力。所以,要想趁着洪峰破敌,就必须先绕到水道的上游,到时候再安全不费力地顺势冲下来就行。

    诸葛瑾在战前计划阶段,把这一切都安排得这么缜密。全军上下将士,也因为计划准备的顺利,而愈发信心、士气爆棚。

    这种抹黑蜿蜒曲折的行军,都能做到基本上没有纰漏,可见司徒的计划做的多好。

    既然如此,后续厮杀的环节,肯定也会顺顺利利,迎刃而解!

    又经过一两个时辰的行船,关羽终于顺利让主力船队赶到了鱼梁洲水道的北口。

    事实上,他还来早了一些。

    主要是,诸葛瑾对于上游放水之后,洪峰的来临时间、水速,也没法精确计算。

    也就是说,他不知道黄忠那边决堰后,水要多久才能冲完这段路程。

    从山都县到襄阳,不过四十多里,再到鱼梁洲,最多六十里。

    诸葛瑾只能料敌从宽、宁早毋晚。

    关羽在鱼梁洲水道北口等得焦急,足足一刻钟,半个时辰。

    好在他知道如何稳住军心,既然闲着,就让士卒再往上游悄咪咪开一点,大不了洪峰来了之后,再顺流冲回来一些。反正只要观测好航道就行。

    终于,再等了半个多时辰之后,上游终于涛声隆隆,原本就暴涨的汉水,迎来了又一波叠加的洪峰。

    黄忠在上游蓄的水,终于放出来了。

    “全军准备!列阵转向!冲进鱼梁洲水道!全歼沿河扎营的曹军!”

    关羽厉声下令,夜间无法看旗号,大雨中嘶吼也难以及远被听到,所以各船就打出火号。

    用被防雨反光灯罩罩着的灯火,互相闪烁传令——每种灯光大致代表什么命令,也都是战前约好的。这也是诸葛瑾帮忙想的一些小妙招,相当于简易的战场密码信号了。

    关羽军各船,立刻开始按计划转向,顺着洪峰,鱼贯杀入预设航道,直扑于禁。

    ……

    后半夜,四更天过半时分。

    鱼梁洲水道岸边的曹军营地里,于禁正在呼呼大睡。

    营中安排的巡夜斥候,倒是人数足足的,不至于误了于禁的大事,也不可能被敌人偷袭劫营得手。

    于禁可是跟了曹操快二十年的老江湖,治军严谨,用兵的基本法门非常老练,几乎从来不犯低级错误。

    平时基本功扎实,到了大战之际,也就能安稳睡觉。

    养好了精力,才能在后续持久战中更好地发挥,要是每天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还有什么将才可言?

    然而,今时今夜,一切都变了。

    于禁睡得正香,忽然就被一名负责巡夜的部将摇醒:“将军不好了!还是赶紧下令移营吧!河水突然暴涨,岸边低地已经被淹了!扎在最低处的百余座营帐,都已经浸水了!”

    于禁揉着眼醒来,听说“水淹”二字,倒是非常快醒悟过来,连忙强迫自己打起精神。

    “涨水了?这么快?昨夜睡的时候,不是至少还相差三四尺么?不管了,赶紧让将士们退往高处,粗重之物来不及转移就放在原地,退水再说!这秋雨简直误事!”

    直到此刻,于禁还没有完全慌神,他觉得秋雨只是自然现象,老天爷不让他舒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曹军将士很快就醒了,纷纷开始睡眼惺忪地抓紧穿戴,各自找寻兵器甲胄,提着装备就要转移。

    然而,洪峰来得却比所有人预想的都快,仅仅几分钟后,水位又暴涨了一两尺。

    那些扛着铁甲的士兵,根本来不及离开浅水区。

    当水位漫到大腿时,洪峰的冲击力就足以把人冲倒,而且很难再站起来。

    扛着铁甲的士兵,只有把铁甲丢弃,双手撑住铁甲、才能勉强直起身,再艰难地设法移动。

    而那些直接把铁甲穿在身上的精兵,一旦冲倒,至少八成以上概率都站不起来了,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活活溺死。

    到了这一刻,于禁也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

    “洪峰怎么会这么快、这么大?这绝不是天时地理所致!快不要拿兵甲了,赶紧往高处跑!能上楼橹、投石台的,全部就近上楼上土台!快!”

    于禁在大雨和洪水中奋力呐喊指挥,可惜雨声和涛声让他的命令很难被太多将士听见。

    于禁自己都差点被水冲倒,幸好他的亲卫非常忠勇,死撑着他两条胳膊拉着他跑。

    其余曹军将士,只能是依求生本能各自为战。

    很多人都发现了问题,能丢掉铁甲的赶紧丢,附近有高处可以躲的就赶紧躲,哪里近就往哪里躲。

    一时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彻底失去了指挥体系。

    没过多久,低洼地带就再无曹军能驻留,所有人不是逃往高处,就是逃上营区内的土台和哨楼。而留在低洼地带的,不是被淹死的,就是被冲得随波逐流到处漂的。

    于禁脸色铁青地看着这一切,内心还在飞速盘算着如何减少损失。

    然而,仅仅只过了不到半炷香的工夫,鱼梁洲水道上游方向,就传来了阵阵号角之声,随后渐渐便有厮杀呐喊之声。

    于禁惊愕地往北看去:“敌袭?难道是关羽?可是,怎么会出现在北边?关羽不是在我们南边么?!难道又是一次……”

    于禁已经不敢往下想了,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惨白,整个人似乎都被抽去了精气神,连站立都有些不稳。

    天色,已经是五更天了。

    八月初,直到秋分之前,都还是昼长夜短,所以天边已经有微微的蒙蒙亮。

    于禁忍不住眯起眼,随后就绝望地看到,来船的形制,似乎确实是关羽军用的。

    “灭曹贼!杀于禁!降者不杀!”

    “曹逆不要做无谓的抵抗了!你们已经中了关将军的计了!如今只有投降一途,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汉室必兴,曹逆必亡!弟兄们杀呀!”

    关羽军的战船越冲越近,呐喊越来越响,于禁麾下的将士,内心无不升起绝望之感。

    最上游的几座投石机土台上,那些被迫近包围的曹军士兵,已经开始不战而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