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6章 诸葛瑾:比贾诩再高一层就够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56章 诸葛瑾:比贾诩再高一层就够了 (第3/3页)



    花开四朵,各表一枝。

    曹仁在紧急筹备战船、准备等夜晚来临时,把襄阳和樊城的大批曹军、转移到鱼梁洲上,跟高顺决战。

    高顺和关平,在鱼梁洲西侧猛挖抢修工事、只求后续进攻蔡瑁的水寨时能更顺利,或是遭到敌人反扑时,也能有更持久的坚守之力。

    蔡瑁龟缩在鱼梁洲水寨内,把能派的船都派出去了,等着曹仁的进一步吩咐。

    黄忠拿下了山都县,随后就在襄阳上游的汉水南岸猛挖,做些什么隐秘的事情。

    而江汉平原上这最后一路人马、刘备关羽和诸葛瑾,也到了历史抉择的关头。

    这一天里,他们同样要做很多事情,也会涉及到很多关乎胜败的重大决策。

    前一天夜里,关羽就已经亲自从宜城抵达了更前线的鹿门山,并且在鹿门山休整了一番,秣马厉兵,整顿编组,只等随时继续北上,增援高顺和关平。

    关羽的援军,原本就留下了两万人的轮休预备队。不过其中有一部分此前参加鹿门山攻坚战时,蒙受了损失。那些伤兵和体力消耗过大的将士,显然没法参加后续的大战,只能用于守家。

    所以,刘备又从宜城的嫡系部队里,额外拨出了两万多人跟随关羽。让关羽这支援军的人数,达到了四万多人。

    如果关羽能和高顺、关平顺利会师,那就能凑足七万军队。

    只要曹仁和徐晃被从龟壳坚城里勾引出来,关羽就有把握跟他们野战大战,一决雌雄。

    当然,关羽这次的北上,还是非常低调的,为的就是麻痹敌人。从宜城走水路行军到鹿门山这段路,都是选择夜间在汉水上行船。防的就是河西岸岘山大营的于禁、所派出的斥候,提前发现关羽亲自北上的动向。

    这种事情瞒不了多久,但本来总共也就一天多的时间差,能瞒多久瞒多久了。

    而为了确保此次行动尽量万无一失,连身为司徒的诸葛瑾,这次也难得地跟着关羽北上,亲自到鹿门山大营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前线的最新情况,见机行事作出调整。

    如果不发生什么新的意外,一切都按照战前计划的进行,那么诸葛瑾也不会有什么事,他只要垂拱而治就行了。

    这么重大的决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能做的一定要做到最好。

    这天一早,关羽就在鹿门山大营内焦急的等待,只想知道前线近况究竟如何了。

    他的长子和得力部将高顺,都刚刚投进了敌人的包围圈里作为诱饵,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自己,又不能太早暴露实力,那样就勾引不到曹仁他们了。

    一直等到中午,还是没有任何动静。倒是诸葛瑾非常淡定,就喊关羽一起先吃一点,慢慢再等消息。

    关羽很不耐烦,但他也知道诸葛瑾是对的,就味同嚼蜡地吃着烤羊腿。

    诸葛瑾坐在他对面的席案上,倒是一点都不紧张,还有闲情逸致小酌几杯。

    关羽草草吃完后,诸葛瑾还在那儿一小口一小口地咪着。

    这时,码头上忽然一条哨船顺流而至,信使很快被接入寨中,带到关羽面前。

    关羽急得站起身来,迎到信使面前催问:“鱼梁洲那边情况如何?昨晚登陆很顺利吧?蔡瑁有没有反扑?我军有没有攻营?曹仁有没有反扑?”

    信使连忙语速急切地回报,把他知道的都说了,还递上高顺的密信。

    关羽大致扫了一眼,按照信中所言,昨夜一切顺利。

    今天一早,高顺一直等到辰时末、临近巳时,都没发现曹军反扑。

    倒是可以看到蔡瑁的鱼梁洲水寨内,战船四出,但敌人就是没有更多的实质性反攻举动。

    高顺原本打算天一亮就派出哨船报信的,也是因为发现敌军反应迟钝、不同寻常,他才多观察了一两个时辰,直到巳时才派出信使通报情况。

    关羽看了这情报,不由也有些懵逼。

    曹仁居然没反扑?只是以战船在汉水上巡逻?莫非是想阻断我军从汉水水路后续增援仲达?但是蔡瑁的水军有这个实力吗?

    关羽关心则乱,只好拿着密信求教诸葛瑾:“子瑜!此事你怎么看?曹仁怎么会没有反应的?我军在鱼梁洲站稳脚跟,他应该坐卧不安,设法反扑才对啊!

    如果曹仁不反扑,我们是增援还是不增援?不增援会不会有诈?过早增援的话,会不会把曹仁吓回去、又不敢出城跟我们野战了?”

    从关羽这番话里,就听得出来他实在是关心到稍稍有点混乱了。

    这不像是他这样沉稳、屡战屡胜的名将该有的心态定力。

    诸葛瑾听了关羽的话,倒是丝毫不慌。但以他的敏锐,他也很明显观察到了关羽的心乱,和敌情的不寻常。

    诸葛瑾不由打起了精神,审慎思索了一下。

    “曹军发现仲达顺利登陆,完全没有反扑的意思?反而只是战船四出,似要截断汉水航道?断我军归路和增援之路?

    蔡瑁或许会这么想,但曹仁绝不会这般自大,而且他身边还有贾诩呢……曹仁是知道蔡瑁才多少斤两的,光靠蔡瑁肯定没戏。”

    关羽见诸葛瑾这不紧不慢的样子,不求急切求告:“那依你之见,曹军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明知光靠蔡瑁不行、其他各部却还是按兵不动?”

    诸葛瑾闭目冥思了许久,忽就豁然贯通:“曹仁只调船而不动兵,也不至于是狂妄到觉得光靠蔡瑁的水军就能阻断我军退路……

    但他也没太多别的选择了——所以多半是在积蓄力量,想要求稳?他怕直接涉水反扑仲达,会被半渡而击打败,所以选择迂回走水路增援鱼梁洲。他调动蔡瑁的船队,或许只是为了运人。”

    诸葛瑾也不用动用多少智商,他只是如福尔摩斯一般,穷举罗列,排除掉一切不可能的选项后,那么最后剩下的那条,无论看起来多不可能,也只能是正解了。

    因为这种情况下,曹仁调动战船可以做的事情太少了,没什么别的可能性。

    关羽听了,也是豁然开朗。

    这么串起来一想,就全部对得上了!

    关羽拈须沉吟:“原来曹贼也是想多等一个白天再增援,以求出其不意。他倒是不怕我们添兵么……

    不过如此一来,我军似乎也不能太快增援上去?否则曹军一看我军兵力大涨,击败我军的希望不大,可能就舍弃鱼梁洲不救了。”

    诸葛瑾点头,他也觉得确实有这种可能。

    不过好在他反应够快,仅仅略一思忖,诸葛瑾又想到了一个顺势而为、将计就计的办法:

    “诶?没关系!我突然想到一计,或许专门可以克制曹仁的求稳!”

    关羽听了,立刻精神一振:“这还能克制?愿闻其详?”

    诸葛瑾:“既然知道了曹仁有可能今夜摸黑运兵增援鱼梁洲水寨,我们只需立刻通知仲达,让他将计就计,如此如此对付蔡瑁……”

    关羽一听,瞳孔立刻就睁大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