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7章 步步诱敌破徐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47章 步步诱敌破徐晃 (第2/3页)

条河汇流的低洼之处,周边水网纵横,沼泽密布。

    前一天徐晃刚到时,他还防着霍峻失利后会跑,那样他就没法把霍峻的主力都围杀在此了。

    所以当天晚上,徐晃是有分出船只,想要向上游探路,以便绕城而过、彻底从各个方向包围全城的。

    但是很可惜,他第一天晚上派出的哨船,很多都因为不熟悉附近的沼泽地形,搁浅了。

    而且这些导致搁浅的航道障碍,很多甚至都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霍峻在战前临时让人疏浚挖泥、重新堆填改变地形导致的。

    不熟悉这一带水文的人,贸然摸黑探路,搁浅就很正常了。

    而如果选择白天航行,因为堵水濒临县城。城头的弓弩和投石器都可以封锁河面,徐晃的船也经不起霍峻的砸、射。

    被这么折腾了一番、付出了十几条哨船的代价后,加上认为霍峻不会跑,第二天的徐晃也就放弃了“绕城而过,全面包围”的折腾。

    就围二阙二,正常攻打吧。

    这样还能促成霍峻更快崩溃,等他崩溃后再慢慢考虑追杀的问题。

    ……

    时间很快来到徐晃强攻武当县后的第三天。

    经过前两日霍峻的坚决抵抗后,这天徐晃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他已经打算再打一场实打实的恶仗,然后把霍峻彻底干掉。

    如果还不行,他甚至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再多给一两天的弹性期限。

    然而,这天清晨,随着徐晃拉开进攻架势。让又一排掘城木驴,朝着已经残破半塌的武当县城墙压过去时,他却感受到了不正常的寂静。

    城头偃旗息鼓,只有昨夜点着的火把,还一直在燃烧。

    掘城木驴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直接就逼到了城墙根,然后开始挖掘。

    到了这一刻,徐晃就是再谨慎,也该知道敌人不是在诱敌放近了再打,而是真的跑了。

    “霍峻居然撤了?立刻让飞梯登城,夺取城楼开门!别撞别挖了!”

    徐晃不由有些气急败坏,他确实没想到,霍峻在给他制造了相当的伤亡后,居然溜得那么干脆。

    偏偏霍峻熟悉附近的沼泽水道,又是本地驻军,能提前准备足够多的适合船只,这种事情,霍峻想走他还真就拦不住。

    曹军立刻按徐晃的命令,夺取了武当县城。

    而进入县城之后,更让徐晃生气的事情还有不少——这座县城,本就是比上庸甚至房陵都更小更穷的,原来就没多少人口。

    而霍峻显然是早就打算放弃这里了,所以徐晃进城后,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百姓,应该是战前就被霍峻迁走了。

    他还想去看看县城的官仓里有没有什么物资,结果他的一队士卒冲进府库时,也不知道触发了什么,居然就引燃了火灾。

    仅剩的一丁点拿不走的粗重什物,多被一把火烧了,还有些负责劫掠的曹兵被烧伤熏倒。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了,徐晃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去计较。

    拿下了武当县这座几乎是空城的存在后,一个强烈的念头几乎立刻占据了他的心智。

    “赶紧派快马斥候、继续往西沿岸哨探!务必在午时之前弄清楚,霍峻究竟从哪条道撤了!”

    徐晃不容置疑地下令,随后曹军的骑兵斥候就被撒了出去。

    众所周知,武当县再往上游,汉水就会分叉,分出一条支流通往房陵。

    直到此刻,徐晃甚至都没摸清,昨夜摸黑偷跑的霍峻,究竟是沿着支流前往房陵了,还是沿着干流前往上庸。

    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武当县附近,沼泽密布,本来不适合骑兵大规模快速机动。

    徐晃带来的部队,又不熟悉地形,被逼无奈着撒网搜索,后果就是半天之内,足足好几十骑斥候,都在沼泽里陷了马蹄。

    折损的战马足有三十多匹,被沼泽吞没的骑兵也达到了二十人。

    不过这样的损失,也为徐晃带来了他所要的消息,午时之前,他就确认霍峻是带着部队撤往上庸了。

    “赶紧给我追!务必不能让霍峻逃回上庸!上庸城池还算坚固,而且周遭山势相对险峻。要是逃到了上庸又要费一番手脚攻坚,务必在野战追击中歼灭霍峻!”

    徐晃果断地下达了命令,立刻催督部队加急行军。

    这条命令当然不可能完全不被质疑。所以在刚刚下达之后,就有几个部将提醒徐晃:

    “那房陵怎么办?要不要分兵去取?”

    “如若不分兵,万一房陵还留有守军,到时候顺堵水而下,断我粮道后路,亦不可不放防啊!”

    徐晃听后,倒也全盘采纳了这几条意见。

    上庸各县,地形都是比较恶心的,只能沿着汉水及其各条支流的河谷分布。

    一旦某条支流沿岸的县城没有肃清,对方回头把那条河和汉水交汇的枢纽一卡,就能让孤军冒进的敌人喝一壶的。

    所以放下房陵不管,直接追向上庸,徐晃确实没这个胆子。

    谁知道霍峻在房陵有没有留兵、留下反击断后路的预备队,这个风险赌不起。

    “既如此,且分五千人去取房陵即可。按蔡瑁所说,开战之初,霍峻本就兵不满万。他的主力已经前出到武当了,就算在房陵留人,绝对不会多。

    派五千人对付足够了,如若房陵敌军稀少,就直接夺城。如若敌军还有点人,不能一鼓攻破,就围而不攻,堵住河谷即可。”

    徐晃如此下令,并且当场分拨了一名都尉去执行这一任务。

    那都尉立刻恭敬领命,乖乖带兵跟主力分道扬镳。

    而徐晃自己带着剩下的主力,大约两万多人,继续对着霍峻撤退的方向猛追。

    ……

    由于霍峻本就提前偷跑了半夜的时间,

    加上徐晃在发现霍峻逃跑后,还要再花半个上午确认霍峻跑的方向、临时部署追击策略。

    所以霍峻足足领先了徐晃至少一个白天的撤退时间,足够拉开五十里以上的路程差。

    当然,徐晃相比于霍峻,也有其优势的所在。

    那就是霍峻部最开始那段路程,都是坐船撤退。而且要携带的军械装备比较多,什么都舍不得丢弃,所以行军相对缓慢。

    相比之下,徐晃军必须随身携带的东西比较少,可以把用不上的辎重车杖留在武当县,轻装追击。

    这一段汉水流速湍急,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