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3章 但尽全力,赢多赢少看天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63章 但尽全力,赢多赢少看天命 (第3/3页)

进入汉中盆地,刘备军才能抓住一段时间差,走米仓山单独打夏侯渊。

    (注:这里跟昨天诸葛亮定的计已经有出入了。算是我从谏如流调整了,但前面的讨论也没法修改,就当是讨论过程吧,也水不了几个字。战策对不上的,以最新实际执行的计策为准)

    甘宁在阳平关外道口大营,能守多久就守多久,能消耗曹操多久就消耗多久。哪怕每天只能歼敌千百人,细水长流多堵一会儿,总归是有益无害的。也未必就要寻求大规模成建制的歼灭战机会了。

    而张飞那边,刘备暂时没有分派任务。刘备并没有打算让张飞打阻击,而是希望张飞先好好休息。

    等魏延、王平那边勾引夏侯渊撩拨到位了,再让张飞作为米仓山那一路的后续援军出手。

    ……

    此后数日,魏延和王平就按照新计划执行起来,翻越米仓山进兵。

    米仓山之险要,着实也是让魏延吃了一惊。那地方地图上根本就没有道路,就是沿着险峻的山坡一点点往里绕的。

    好在王平的三千板楯蛮兵,攀援能力真是当世第一。

    加上诸葛亮此前多年,在帮大哥诸葛瑾和关羽打丹阳郡南部黄山山区的山越部族时,就发明过一些攀援工具。刘备军给板楯蛮装备了新式登山器具后,开路效率果然大增。

    王平一路攀援,还用斧锯沿途砍伐木料,在最险峻的转角处搭建护栏、加宽支撑,让后续的丹阳兵走路能更安全些。

    而诸葛亮发明的山地运粮车,在实际测试后,最后发现只有独轮的“流马”版本可以用于这处战场,而双轮宽体的“木牛”,有些地段已经过不去了。

    好在诸葛亮也是非常实事求是,在战场实测后并没有坚持,而是立刻放弃了木牛,集中增造“流马”,让魏延的随军粮食得以确保。

    如此半是探路半是开路,走了五六天之久,王平还真就悄咪咪翻越了米仓山,把先头部队推进出了谷口,进入了汉中平原。

    曹军因为此前完全没想到从米仓山是可以绕路进入汉中盆地的,也就完全没有设防。

    魏延和王平见有机可乘,连忙合计了一下出山后第一步干什么。

    “魏校尉,我们是立刻往西北而去、绕到阳平关背后,夹击阳平关。还是往东北而去,抢占谷口开阔处最后的制高点、定军山?”

    王平的板楯蛮哨兵在一番紧急侦查后,给了魏延两个选项。

    魏延摸着胡子,神色冷峻:“阳平关的兵马,应该始终是不会空虚的。定军山如果空虚,倒是可以考虑先取定军山。”

    王平:“我军斥候已经哨探过了,阳平关始终有曹军近万,定军山上,目前看来,少则千余,最多不会超过两三千。”

    魏延:“那还等什么,赶紧先抢定军山!”

    ——

    ps:抱歉,昨天定下的计策,实际执行可能要调整了。主要是争议确实比较多,大家对于米仓山地理的理解有出入。

    我想了想,虽然我可以解释我自己对米仓山地理的理解,但是写辩论太多就没意义了。

    所以还是我自己调整大纲,用一些更稳妥、更没有争议的战法,来打完汉中之战吧。

    新策略歧义会少很多,但也没法做到放曹操进盆地大决战了,是属于钝刀割肉一刀刀消耗曹操的打法。总的来说,就是“风险更低,更稳更谨慎,收益也更小”。

    就这样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