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 虎死威犹在(2) (第3/3页)
,但这些农村里的村民买不到呀!
走几百里路去一趟城里,又能挑回多少东西呢?路上花老了钱了。
小作坊大规模倒闭,失去工作的雇工返回老家,却发现当初“托管”给村子里某位地主的土地,已经被地主租给了其他人,产权关系紊乱。
一边是失去工作的雇工,一边是寄人篱下的佃户,两边谁也不让谁。
过往前所未有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爆发。
其实,任何产业都是有产业周期的。春秋时就有先贤看出来了,只是没有系统性的解释。
大明自建立以来,便是在一个大的产业周期内。土地上被束缚的剩余人口,转向以汴梁城为主的城市做工,土地矛盾得到了极大缓和,官府吏治也比较清明。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好起来的时候什么都好,地方上土地矛盾少,胥吏的盘剥也就更轻微,因为他们很容易从宽松的环境里面捞到钱,没必要把事情做那么绝。
可是现在手工业在获得极大发展后,导致了产品相对过剩。
包括官府在内,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以前方清还在,他可以指一下方向,又有刘晏、杨炎、元载等干吏。
现在的宰相和六部高官,都是科举选上来的,知识一点不欠缺,却没有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更没有经历过战争。
各种矛盾堆集在一起,终于在方清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太平兴国二年”爆发!
就在这一年方清去世的忌日当天,穷苦人家继承自大唐的血性,喷涌了出来!
汴州所有工厂、工坊、店铺与商社,集体罢工罢市。这些人聚集在汴梁城主干道两旁齐声呼喊“官家救命”,任凭禁军驱赶,都不愿离去。
当夜,虽然朝廷实施了宵禁,但在有心人的引导下,许多日子已经过不下去的雇工们,一个个都点着火把聚集,高喊着“吊死何千万”的口号,来到了汴州首富何千万的豪宅门前。
这位名叫何千万的钜商,就是赫赫有名的“仁商”何百万之子。
当年何百万弥留之际,曾经告诫过他:钱乃不祥之物,留在身边,捏着不放是取死之道,一定要跟他人分享。
何千万只记住了一部分,所以他把自己赚来的许多钱,都跟朝廷官员们分享了,换取他们关照自己越做越大的生意。
这位钜商却从来没想过,要把钱跟那些在他工厂里做工的苦哈哈们分享。
反之他一直觉得,是自己给了那些人活路,那些人该对他说谢谢才对。
然而今夜,那些他口中的苦哈哈们,便来豪宅门前讨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