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查案,身陷囹圄 (第3/3页)
能得到先皇与当今万岁的赏识,年纪轻轻就几番加官,可见当初在岛上时咱家没看错,您果然是个有前程的!”
陆淇只是谦逊:“不过些许虚名,岂敢在公公面前称耀。”
谷大用突然抓住了陆淇的胳膊:“还请帮扶咱家一把!”
“……公公这是?”
把钥匙一扔,谷大用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陆参将您有所不知啊,咱家上回受罚闭门思过,出来之后不知怎的,便处处受宫人们排挤。
想来是新皇登基,提拔了东宫里的一票内臣,人心也活络起来了,四处想着攀附,唯有咱家这么个品阶虽高,却无实权的,处处遭人冷眼。
唉……咱们太监的前程,都与万岁的宠爱挂钩。您瞧那新贵刘公公,想为他办点事有多少人上赶着。哪像咱家?就守宫门这份差事还是求来的呢!”
谷大用空自嗟叹了好半晌,才拍拍陆淇的肩膀:“听闻陆参将这回是得罪了礼部尚书,让他进了谗言,才沦落至此的?
唉!跟岛上时一样,咱们俩这回又是同病相怜了。”
谷大用越聊越来劲,又出去自己寻摸了半壶酒,揣着半袋盐渍杏子,两人吃吃喝喝地聊了半宿。
而次日,翻了半夜官吏名册的朱厚照便命人拟了圣旨,从朝廷中选取两名官员,任为临时御史,赐宫门腰牌,特许专查此案。
一人是礼部右侍郎王华之子,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名叫王守仁,号之阳明先生。
另一人是在春坊中经筵讲幄的庶吉士,也是最近朱厚照给魏诚请的开蒙先生,名叫严嵩。
对于人选的裁定,朱厚照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定下的。
王华与王守仁父子素来品洁气高,朝内皆知,从不以父子同朝而行结党营私之事,为避嫌疑,甚至连同族子弟也少有帮扶。
自从陆淇来京之后,也抽空去拜访过这位同乡,只可惜王守仁当时奉命视营去了,没能一见这位当事大儒的风采。
而严嵩被选中,源于当初李东阳向先皇告状,严嵩沉着冷静、凭事实说话的表现,让他在朱厚照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厚照对这两人寄予了厚望,而深宫内陆淇听到谷大用传来的最新消息时,也不禁有些发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