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回忆,王琼出狱 (第2/3页)
高廷和到后没有一刻钟,先皇便大行而去,改方煎药怕是来不及吧?”陆淇附耳上去轻声问道。
这话把刘瑾问住了,毕竟当时情况紧急,先皇这边正在血流不止,那边太子娘娘哭声大作乱成一团,谁会去关心刚才某位御医开的药有没有用上呢?
“当时寝宫里只有张瑜三人,现在都已经伏法,死无对证了。”
刘瑾端起茶杯呷了一口:“陆侍读,您是个天下第一等的聪明人,咱家没读过什么书,可咱家却比你明白一个道理。
不论咱们为谁办差,其实最后都是为万岁办差,天底下从没有什么要紧事,唯有万岁的事才是要紧的。
不论这高廷和是陆侍读的什么人,万岁杀了他就杀了,不能为了旁人损害了皇家颜面。”
陆淇明白他的意思。
离开钟鼓司,陆淇走到了当初他见到高廷和马车的地方。
按照平常陆淇巡视的步伐,从看见马车走到听见钟声的地方,需要的时间确实不到一刻钟,乃至连半刻也用不着。
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改方、煎药再给先帝服下,再等药效发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此可见,高廷和或许真的是无辜的,应该是前院判刘文泰撰的方子,才致使先帝血流不止。
先帝身体不佳已经很久了,有可能刘、高两人只是倒霉撞上了而已。
陆淇长叹一声。
……
当日傍晚的顺天府大牢,礼部尚书王琼终于等来了赦令,得以重见天日。
早听说了消息的一众同僚,包括三位大学士、六部尚书、本部下属与乡党等人,一早就把大牢的门口堵了个水泄不通。
“王尚书受苦了!”
“王兄此回,极为光耀啊!”
在这些日子里,王琼直言进谏,被皇帝关入大牢的事情,早已经在文人士子中传开了。
朝内到处盛传王琼的美名,说他是一位忠直之士,尤其有一帮文人开始效仿这种做法,故意激怒皇帝,换取刚正不阿的美名,比如今日朝会上的那封奏折就是如此。
王琼接过王景隆递来的外衣披在肩上,向众位同僚行礼:“多谢,有众位同僚仗义出言,实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