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四章 乡党,番薯大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四章 乡党,番薯大炮 (第2/3页)

,说要这个必然没错的,这也是为了咱大明的无敌铁军嘛。”朱厚照一挥拳,志得意满道。

    ……

    宫中的夏日比京城外安静,没有了恼人的蝉鸣声,身边放着冰酪蜜饯,太监呈上贡茶,清新茶香飘满殿内。

    朱厚照扔开一本奏折:“又是个请求释放王琼的,这个王尚书在朝里怎么人缘这么好?人人都来帮他说话!”

    见他面色不虞,陆淇轻轻捡起来翻了翻,上面用蝇头楷书大段大段、引经据典的论述了君王要容忍臣子的一时冒犯,如邹忌之于齐王,魏征之于唐太宗,包拯之于宋仁宗。

    陆淇心中摇了摇头,这些大臣们真是对朱厚照的了解太少啊,岂知你们越是劝谏,他就越要反着来。

    再这么求,王琼怕是要在牢里过年了。

    再一细看,上奏折的人名叫童子墨,这个名字好像有些熟悉,在哪见过呢?

    旁边,刘瑾把脸凑上来:“童子墨……哦,是他!”

    “公公认得?”

    刘瑾一拍大腿:“不瞒您说,那回您点卯来迟,李大学士带着进士们告状,就是童子墨诬您为阿谀奉承的佞臣。

    他还说您操弄奇技淫巧媚上,好在先皇圣贤,明断是非,才没让您无辜受此污名。”

    “是他?”朱厚照抱着猴子,闻言也凑了过来:“他就是那个吟出师表的?哼,怪不得文章写得一塌糊涂,是谁让他进春坊的?”

    陆淇回忆道:“春坊内进士多是为了预备入翰林,人选多是根据会试名次安排的。”

    “我的春坊里不要这样的人!刘瑾,去把他名字去了!”

    刘瑾赶忙应诺,干脆命人搬来了东宫时的人员名册,翻到童子墨的那一页。

    “陛下。”陆淇把奏折放下:“些许几句骂名而已,末将不放在心上,倒无需如此……”

    朱厚照一摆手打断她:“别说了,不怪你。此人曾在先皇面前与我有过争论,是个狂妄之徒,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陆淇只好继续喝茶。

    看过童子墨的记录之后,刘瑾像是抓奸在床一样兴奋地蹦起来:“万岁!老奴知道童子墨为何上书请求释放王尚书啦,您瞧!”

    两个脑袋凑过来。

    刘瑾指着书上的籍贯一列:“您瞧,童子墨是山西太原人,王尚书祖籍也在山西太原,两人是同乡。”

    “果真!”朱厚照夺下名册细细一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