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庙会,异变斗生 (第2/3页)
生别浪费银钱,你这么年轻,可读过私塾?还是选盏别的稳妥些。”
陆淇笑而不语。
见陆淇不听劝告,周围几人互相对视几眼,抱着看热闹的兴致站在一旁,擎等着陆淇也出丑。
“横秋波,横秋波,美人垂泪知几多,休教红颜付蹉跎,堪云千秋祚。”
陆淇摸了摸下巴,灯谜属于文字游戏的一种,熟悉里面的规律后其实很容易,陆淇上辈子就经常玩。
“秋波常指双目送情,双目即是‘日’字,日垂双泪便是‘月’字。祚字原意祭祀赐福,千秋祚又常代指家国天子,因此这个灯谜的谜底,正取了我大明国的国号——
明!”
见陆淇真的得出了谜底,四周原本抱着膀子,还想热闹的学子们此时纷纷喑声。
摊主站起身:“敢问这位小先生怎么称呼?”
“先生不敢当,某新进陆筠见过。”
“哦?!您就是那位十三岁中秀才的陆筠先生?”摊主行了个文人礼。
四周的学子此时才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小后生竟然是个少年秀才,对比他们这些二三十岁还只是个童生的,人家已经是另一个赛道的人了。
可他们刚才竟然还问“有没有读过私塾”?几个学子尴尬满面,赶紧拉扯着溜走。
……
插上珍珠簪,看罢杂耍,两人提着鹿儿灯往回走,晚上还有龙灯游街呢,不歇个午觉岂不累坏了。
突然,官道旁传来路人的惊呼,两匹快马上坐着官兵,往这边飞驰而来,陆淇手疾眼快地将陈银儿拉到路边避开。
“喂!险些撞着人了,也不赔个礼吗?”陈银儿愤愤不平地跺脚。
“那是……卫所兵?”
陆淇眯起眼睛,余县附近有临山卫与观海卫两处卫所,设置之初都是为抵御倭寇所建,寻常之事也不会出动他们。
难道是海上又有什么异常?
陈银儿还在生气,陆淇拉起她就往县里赶:“娘子,恐怕要出事了,你快回家去!”
陈银儿还没反应过来:“诶诶,怎么这样着急?”
“只怕要火烧眉毛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上次的寇患可真是把陆淇给整出后遗症来了。紧走慢走,终于把陈银儿送回县城家中,陆淇才稍稍安心。
又赶到县衙,正值两班衙役分成行列,扛着铜锣仪仗从县衙鱼贯而出。看方向,像是往城外庙集去了。
“陆师爷,我刚要去找你呢!”王主簿面带戚容快步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