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卖田,倭刀逼近 (第2/3页)
决定假充你哥瞒过旁人,咱们姑嫂才能安稳活到如今。
好!既然今日夫君决定放手一搏,那妾身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了!”
顶着陆筠的秀才身份,陆淇现在是“一家之主”,自然可以处置自家田宅,陆氏一族也无话可说。
陆淇家中有傍水良田五亩,每年能种两季稻子,按照这时期的土地价格,每亩应值50两银子。
可是现在事发突然,陆家村中的富户虽然有不少,可买主早听说了陆筠家中急需钱用的事,把价钱往下压了许多。
陆淇急着脱身没怎么还价,最后连田带宅只卖了150两,比原价低了将近一半。
在里长见证下签字画押、钱契两清。
志得意满的买主转身就捻着胡须和自己儿子炫耀:“嘿,低买高卖才是经营之道啊!连讲价都不会,读圣贤书又有何用?
儿啊,你今后少去私塾,多跟为父学着点吧!”
陆淇没有解释什么。
就在刚见到里长的时候,陆淇已经把倭寇的消息告知给他了。
当然,内鬼的事并没有实证,陆晃难保没有同伙,贸然说出万一被有心人听见,只怕招来横祸,陆淇遂将其隐去了。
只说在海边发现倭寇踪迹,此事已经急报县里,因为陆家村富庶,可能会成为目标,故而转告村中壮丁们务必小心谨慎为妙。
从里长家出来,陆淇背着竹篓走在村道上,竹篓里是满满一箱沉重的银子,回想起刚才听到消息后几人的表情,她眉头微微皱起。
陆家村虽然地处沿海,却没进过倭寇,大概是承平日久产生了侥幸心理,听到消息后,一个时常在家念佛的斋公立马开始“阿弥陀佛”起来:
“咱们陆家村是有菩萨保佑的宝地,恶鬼来了都要绕着走,哪里会进什么倭寇!小秀才你可不要乌鸦嘴!”
其余几人虽没说话,但从他们脸上也能看出认同的神色来。
毕竟都只是些富裕农民,平日没读过什么书,江南又有近百年不打仗,性情自然远不如北方边民武德充沛。
比起抄刀子和倭寇搏杀,这些人更愿意家家户户凑些钱,像打发叫花子一样把倭寇打发走。
“不就是要钱吗?”不知是谁嘟囔了一句。
……
背着竹篓穿过大街,陆淇在一间铁匠铺前站住了脚步。
“哟!秀才公光顾,家里是剪子缺了还是菜刀钝了?”铁匠正把新打的铁锄头抗出来,就看见陆淇走到门口。
陆淇摇头:“我要两把柴刀。”
虽然柴刀这种朴素的农具与陆淇的秀才身份不相符,但文人剑这东西着实又贵又不好使。
多数人买它,只为了装个“青莲剑仙”的雅逼,真要是遇上危险砍两下,剑柄里细得像“老鼠尾”的剑茎就该震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