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逼上终南 第26章枫林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逼上终南 第26章枫林渡 (第2/3页)

起来的泥沙,起伏不平,莫说走船,水鸟都浮不起来。

    可路再难走,也要走下去!燕云经过一番小心查探和仔细比较,打算尝试从枫林渡上游渡河,因为这片区域山多,就算羌人在山顶建了烽火台和瞭望哨,视线总会有死角,山脚下的沟谷便于藏匿潜行,羌人也不可能在每个山坳中屯兵驻守。

    枫林渡本就是当地渔民的传统渔场,只要燕云能平安抵达渡口,那便有船了。船是战略资源,羌人不可能把船全部沉河或者销毁,最大的可能是集中系泊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燕云为了保证自己万无一失抵达水边,做了充分准备。

    首先是给自己改装,将羌人服装正穿,即便被敌人发现,他也有可能蒙混过关。

    其实,是改造自己携带的那根竹竿,将两头削尖的部分下方三寸处用藤条绑起来,扎紧,以免竹头很快破裂;同时将找来的破布撕碎后,同样捆扎在尖头的一方,如此一来,一个两头尖的竹枪就算制作完成了。可别小看了这一圈破布,其功能和真正长枪上绑系的红缨一样,都能起到“血挡”的作用,沾了血后只需一旋,就可将血甩出去,而若让血流到杆子上,这枪就握不住了,何况是表面比枪杆更光滑的竹竿。

    再次,他从烧毁的农家中找来木板,做了一个很粗陋的木盾。此物虽不堪入眼,却可挡流矢,关键时刻能保命。

    最后,他还从田间拔了些粗壮的农作物秸秆,削成五寸至十寸左右长度,中间贯通,共计十根左右,放在贴身的衣袋内,如果落水,秸秆有大用。这个方法是燕云从一个由云梦泽来王城做生意的商人处听来的,他当时也没在意,今日想起,觉得有益处,便借用了。

    到了丑时左右,正好是羌人深入梦乡之时,燕云开始行动了。

    这一路上,他借助自身的敏捷和对敌情的预判,躲过了夜巡队,穿梭在一个个小山头下方,一开始很顺利。

    当有河风从沟谷中传来时,便意味着离河边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