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音乐 (第2/3页)
直到《油画》杂志刊登出了来自这家最权威艺术媒体的点评——
“一场A级的展览。”
马仕三世那个热泪盈眶啊。
这种感动就好似,你知道你会被七步毒蛇咬一口,于是满大街的找血清,找草药,找各种营养品和补剂,把它们藏在家里的各处。每天努力练习各种爬行姿势,正着爬,反着爬,蠕动着爬,用大腿爬,用屁股爬……力图被蛇咬到一口,还能努力爬到营养品处续一口命。
结果。
人家毒蛇这次竟然没咬人。
萨拉居然没咬人!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感动不感动。
马仕三世感动的都要哭了,他太清楚这样关键的时刻,来自萨拉的这个评价意味着什么。
他亲自向萨拉打个电话,想要表示自己的感激。
结果被挂了。
没关系。
马仕三世不去跟八九十岁的老阿姨生气,因为就在同一天下午,随着《油画》杂志的这一篇报道的出炉,笼罩在顾为经头顶的最后一层阴云散去。
连顾为经这些天里的消失,都被大家理解成了艺术家的怪癖。
既然连《油画》杂志都说那是一场“A级”的画展,那么这样的怪癖立马就从不可理喻的疯子行径变为他之所以是个“天才”的证据,然后,又变成了作品之所以可以卖上高价的明证。
很难想象。
萨拉在阿布扎比的展厅里说,她之所以愿意给这场画展一个及格的评价,便是因为这不是那种不管表面画的是什么,内心都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投资回报率”,“升值前景”,“作品涨幅”的展览。
她认为,这起码值得一个及格分,甚至在这个时代,对一个年轻画家来说,也能值得上打出一个“A”。
可当萨拉女士真的打出这个成绩之后,它又立马变成了诉说着“投资回报率”、“升值前景”、“作品涨幅”的证据,成为了富人们的财富盛宴最重要的一个注角。
这大概就是独属于整个艺术行业特有的黑色幽默了。
另一面,马仕三世可不在乎黑色幽默不黑色幽默的。
大成功!
超级大成功!
这一刻,马仕三世真正的开始畅想“顾为经”这个名字到底能够走多远,他的起点之所以有多高。
“就按你说的……《夜色狂想》,101万英镑。”
明明这位收藏家几日以前才说,他不接受这个价格,这个价格他只能把它卖给安娜·伊莲娜。短短几天后,当马仕三世接到这条信息的时候,对方明显已经忘掉了他曾说过的话。
马仕三世靠在扶手椅上,看着办公室对面的墙上所悬挂的那幅雷诺阿的风景画。
这幅画最初交易的时候只有几千法朗。
如今估计拍卖价值1000万美元以上。
光一幅画,就快顶的上这座历史悠久的画廊总部建筑的价格了。马仕三世有点不想卖了,他考虑把这幅画挂在墙上的可能。
《夜色狂想》……就放在雷诺阿的旁边。
摇了摇头,画廊主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念头。
老牌画廊有自己的运营原则,有自己的商业模式,也对风险评估有着自己的看法。
第一。
画廊不可能会把钱都赚尽,把所有代理艺术家的作品都卖在最高点。
想想看就知道,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怎么给脸上贴金,再怎么号称“艺术、艺术、艺术”,这也是个买卖生意,画廊要的是挣钱,而不说全部,大部分收藏家在买画的时候,也全都是抱着投资的想法来的。
顾氏书画廊这种小画廊,其实很多作品称不上什么风险不风险的,因为多数卖的就是个装饰品,就是那种旅游景点的小玩意。
可当一个人掏一百万美元买一幅莫奈的时候,心中考虑的往往就不是作品的装饰属性了,而是它的金融属性。
把作品都卖到最高点的大画廊肯定活不长,因为那同样等同于,只要收藏家把作品从画廊里抱走,就开始狂亏。
第二。
就像华尔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