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四章 画展见闻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千零四章 画展见闻录 (第1/3页)

    倘若艺术评论家,传记作者罗伯特·肯特先生没有出现记忆偏差,且在写作的过程之中,没有特意为了戏剧化而戏剧化的话。

    按照《来自艺术的力量》这本书序言里的记载。2019年的那个夏天,他人生里第一次见到了萨拉女士。

    这位以言辞平淡而犀利,能用家庭主妇评价平底锅的语气把一位画家批评的体无完肤的老太太是时任《油画》杂志社的艺术总监,也很可能是那个时代,欧洲最后一位为巴勃罗·毕加索做过面对面深入报道的在世艺评人。

    按照书上的说法——

    萨拉总监并不喜欢顾为经的展览,她对整个展览多有微辞。她当着罗伯特的面,告诉对方,想要讨好她赢得她的喜欢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英国电视台收视率曾击败《欲望都市》的著名纪录片不行。

    比一线演员还有名,言辞华丽又优美的艺术学者不行。

    顾为经先生的个人画展……

    恐怕也不行。

    她对罗伯特表达了对于顾为经的画展丝毫不加掩饰的失望之情,并认为——“那是一场非常小家子气的展览。”

    ……

    “真正的天才般的展览,应该具有杰出的创造性。”

    萨拉注视着掌心里那只小巧的录音笔顶端闪烁着的绿灯——那些《油画》杂志社的艺评人和编辑们,总是觉得这真是绝妙的反差——

    安娜·伊莲娜,她是杂志社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艺术总监,可她如果有的选的话,她总是偏爱最传统的纸和笔。

    她会随身带一个手掌大小、拥有柔软皮革封面的小本子,以及一支金尖的女士短钢笔,轻轻低着头,在本子上刷刷写个不停。

    伊莲娜女士的很多工作习惯和五十年前,一百年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乃至维多利亚那个时代的报业名流的工作方式别无二致。倘若把笔换成蘸水的,桌子上的电灯换成烛台,那么……这种感觉甚至会让人惊疑来到了伏尔泰的那个时代。

    她入职《油画》依来,办公室里常用的最现代化的东西就是一支电子琴。

    安娜总监喜欢安静,任何下属都不能在她沉心工作的时候打扰她。

    她仿佛是信奉某种奇特的仪式,认为只有笔尖和纸面物理摩擦的沙沙声才是最能取悦缪斯女神的音乐的人。

    相反。

    萨拉总监的年纪比她的前任大了足足接近四倍,她老到了曾是布朗爵士这样的老头子的顶头上司,老到了绝大多数员工都根本未经历过曾经由她主导杂志社的年代。

    萨拉是真的从几十年前报业的黄金年代走过来的人物。

    老太太却很时髦,无纸化办公,桌上摆放着宇宙探测器的太空观测照片,办公室被重新以极简化的风格装修了一遍,墙上悬挂着超薄的大电视,兜里带着录音笔。她对噪音无感,甚至会一边看着电视上的狗血综艺,一边喷吐那些足以让艺术家们心碎的毒液,整个过程古井无波的像是家庭主妇记录周末的购物清单。

    她们的风格差异是如此之大,可给艺术家们造成的心理阴影又是如此的相似。

    亲爱的戴克·安伦尽管最开始抱着看乐子的心思,要是他真的撞见了萨拉此刻的模样,也许还是会抑制不住的心有戚戚。

    要来了!

    BRO!

    大的要来了!

    萨拉就是这幅不温不火的模样,把他拍在沙滩上淦碎的。这是一种小仓鼠遇见了七步毒蛇这样的血脉压制,PTSD程度好比可怜的崔小明同学见了伊莲娜小姐的某种眼神,就想要发出尖锐的暴鸣,觉得是时候去布利诺斯艾利斯喂鸽子了。

    “顾为经的作品始终缺乏一种真正的让我感到兴奋的魔力。我所期待的是诗歌一样,既足够精炼,每一行,每一句,又彼此连贯,如同紧紧的锁链牢牢的锁住观众心神的作品。而非这种看似每个作品都在拼命的叫嚷些什么,实则缺乏清晰的主题的展览。”

    “Time?”

    萨拉继续念道。

    “这是顾为经为本次艺术展览所取的名字。我就不提这个仿佛吃早饭的时候读了篇报纸,就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野心写在餐巾纸上,拿来当作画展似样的名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