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顾为经的演奏会 (第2/3页)
在没有办法。
伊莲娜小姐始终认为,艺术行业里,压力带来蜕变,困境催生伟大。她就只给了顾为经两个选择——
要不然在学校里的活动区拉琴。
要不然去临近的汉堡城市公园里拉。
顾为经一度盯上牧场后面的动物们,他建议说“听人家科学家说,给奶牛拉小提琴什么的,有助于产奶。”
安娜让他闭嘴,然后把这块自己手写的广告牌塞在了他的怀里。
原本这块牌上面还有一句——“请问,您愿意去为了优美的音乐而做些什么么?”
顾为经研究了片刻。
他认为伊莲娜小姐在阴阳他,坚持下,最终这块牌子上就只剩下了德英双语的“谢谢”。
牧场里的牛宝宝们没有那个福分,接受顾大师的琴音伺候。
大约因为上的是美术学院,而非综合性质的艺术大学的关系,即使这里是欧洲顶尖的艺术学府,事实证明了,学校里拥有顶尖音乐鉴赏魔力的同学还是少数中的少数。
最后。
顾为经大师人生首场的提琴独奏会的听众,只剩下了实在没法子逃跑的花花草草们。
没人也有没人好处。
初时的紧张褪去,顾为经心情逐渐变得非常的安宁,也非常的放松。
拉的好,拉的坏是一码事。
顾为经沉浸在了耳边的音乐之中,感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满足感。
“一闪,一闪,亮晶晶。Do、Do、So、So、La、La、So……”
当他完全沉浸在某项具有挑战性质的任务中的时候,顾为经就会觉得满足和快乐,觉得时间的概念都仿佛消磨,自己完完全全的融入了手头的工作之中。
宛如潜水。
宛如飞翔。
这样的满足和快乐并不因为任务表现的结果的好坏,而出现太大的差异。
理论上艺术的很多方面都是共通的。
顾为经在人生中第一次激活门采尔的绘画基础技法心得的时候,他感受到了这样的乐趣,那时,他得到了一幅细腻而杰出的画。
他此刻在学校的林子里,一个人拉一支莫扎特改编的童谣,从结果来看,他的琴声大约是粗糙的,哪怕是最简单的曲子,在去除了所有的高难度变奏之后,他依旧拉的粗糙不堪。
可顾为经依然得到了快乐。
那么。
艺术最本质的意义,到底是追求这样的满足与快乐呢,还是获得一个外人眼里足够好的作品呢?
这看上去是个很浅显的问题。
但是——
顾为经一直思索着柯岑斯教授的那个疑问。
也许,这个问题也可以拆分成,有些艺术作品的本质是表达自我的作品,还是让外人觉得满意的作品?
你是应该为了让奖项的评委满足作画,还是为了让自己满足作画。
道德上似乎后者要更加相对正确一些。
一幅作品里如果没有艺术家自身心血和精神的凝聚,那难以避免在很多情况下变得空洞,这是很多人宣称,AI作品无法代替人类作品的原因。
顾为经和树懒先生说,童话故事里,狗子的作品具有了动物王国里其他所有动物喜爱的因素,唯独没有自己。
这是问题。
但是。
艺术又只是“自我”的么?
一味的追求后者,又很可能会落入自我陶醉、画地为牢的幻想之中。
来自他人的肯定与认可乃至追捧,似乎也绝对不是一无是处的东西。
梵·高。
一个特立独行的疯子。
他对过去艺术王国里的一切,都表现得那么的轻蔑,他挑战权威,他对舒适和安定的生活不屑一顾。可即使如梵高那样不在乎任何旁人的理解,没有画廊的关注,没有策展人的橄榄枝都没有关系。
但他不还是因为和高更发生了意见分歧,无法得到对方的认可,而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么?
那么。
绘画到底是什么呢。
顾为经打开了系统面板,面板上有五个主项,油画,素描,中国画,水彩和版画。
这是系统给出的答案么?
“不。”
这是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