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零五章 任务完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百零五章 任务完成 (第2/3页)

体验更多的是一些细微的变化。

    Lv.6级别的中国画技法来到大师之境前的最后一重境界后,顾为经就像对“美”这样的元素,有了更加细腻的适应性。

    系统面板上称破境任务的目的是——

    由迷而悟。

    因触得开。

    借笔墨以抒写性情。

    他在脑海里重新回忆着面板上的任务说明。

    系统希望顾为经能够在教导别人的过程里,建立自己的艺术理论,归根结底,是要为成为能够彻底登堂入室的艺术大师而做准备。

    顾为经巧妙的捕捉到了镜中人的美感。

    听上去有点自恋。

    倘若着他凝视着镜子对望,摇摇头,轻笑着说“每天早上面对镜子,我都会无可抵挡的坠入爱的长河”。

    大约就很有西班牙的达利侯爵的味道。

    顾为经摇摇头。

    他抿了一下嘴角。

    什么话也没有说。

    “美”永远并不是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它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希腊雕塑式完美的身影,也许是不一定是美的。

    皮肤粗糙斑驳的农夫农妇,也可以是美的。

    “漂亮”、“英俊”这样的词汇被升华成了“美”,它原本的词意边界就发生了消融与扩展。

    “美”和“丑”,在客观的描述之外,都多了一分基于情感的,审美化的表述。

    就像一幅画上一个人独自站在那里,和一个人孤独站在那里。

    “独自”变为“孤独”,画面表达力上,顷刻之间,就额外多出了一重情感之上的表述。

    Lv.5和Lv.6之间的区别,呈现在顾为经的视野之中,更多的便是这样的改变。

    刚刚关闭的水龙头里,那一滴凝滞在那里,随时都可能滴入洗手池又永恒的凝固在出水口之下的透明的水珠。

    墙上熏黑的潮湿霉污。

    洗手台台面上反射着的光。

    镜面的晶莹。

    它们没有任何变化,它们又像是一块空白的海绵,随时都被滴入新的意涵。

    甚至顾为经手边那只刚刚擦拭镜子的纸巾,它沾上了玻璃表面的潮气以及浮灰,它只是一块平平无奇的旧纸巾。

    丢进垃圾桶里便是它的宿命。

    但如果充满了情感的去审视着它,白仿佛会变得更白,黑仿佛会变得更黑,色彩都可能会随着顾为经的动作发生变化,孕育着美丽或者丑陋的可能。

    而镜中的人自己呢?

    他不是水龙头,纸巾,或者玻璃上的一层光影。

    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情感的人。

    他不是空白的海绵。

    而是一块蓄着了水的海绵,它在呼吸,既吸入着空气,又吐出着空气。

    既吸收着情感,又吐出了情感。

    也许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如此,都是蓄着水的海绵。

    顾为经盯着镜中的人半晌,望着下颌上的那滴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流淌,然后滴在了衣襟上。

    他在黑色的眸子里看到了什么,又品味不太出具体的滋味。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也许是绘画技法还不够,也许是人生阅历还不够。

    顾为经把手里的纸巾折叠好,收进衬衫胸口前的兜里。

    然后。

    他转身走出了洗手间。

    他沿着船舱内部的狭长通道迈步前进,和一个脸颊上长着青春痘的年轻侍者擦肩而过。

    脚下的这艘体型庞大的巨轮,建造之初完全是为了运货设计的,内部通道很窄,被游漆漆成蓝色,如今防锈漆已然开始褪色了,一扇又一扇带着转盘的封闭式水密门时不时出现在走廊两边。

    很有工业式的氛围感。

    侍者认出了他是船上的客人,很有礼貌的侧身让到了一边。

    顾为经走过身,扭过头多看了对方两眼。

    大概是他的目光太有神,对方不好意思的侧过了头,看上去颇为羞涩。

    “抱歉。”

    顾为经点了下头,也不好意思的收回了视线。

    他越发觉得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一幅姿态不同的画作。

    这样的画,每时每刻,都在表述着不同的含义。

    世界便是个最大的展馆。

    顾为经在狭小的通道里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