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零九章 考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百零九章 考验 (第3/3页)

场了。”

    左栗没敢接话,现在的情形,其实还真是。

    大汉‘册后’、‘立储’,那是大事,不说大汉境内,就是境外的夷族,同样纷纷遣使。

    这些使臣不是单来送礼庆贺的,有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在洛阳城里四处乱串,明里暗里,不知道结交了多少人。

    左栗悄悄走近一步,更加低声的道:“小人听说,还有人给太后娘娘送礼,是走的何苗的路子。”

    刘辩摇了摇头,道:“记录在案吧。你给朕找的那个替身还不错,交给潘隐吧。”

    “是。”左栗应道。

    接着,他又道:“荀氏最近进京的不少,丞相与右仆射府里,都快住不下了。”

    刘辩从摇椅上坐起来,望向北方,道:“这洛阳城,确实住着不舒服,要是能换个地方就好了。”

    洛阳,相对于刘辩来说,十分狭小的,而皇宫,更是如同牢笼,住的越久越不舒服。

    左栗一怔,换个地方?换去哪里?长安吗?

    长安,是大汉旧都,很多人对那里有着特殊的感情。

    左栗想了想,去长安,倒也未尝不可。

    刘辩想的自然不会是长安,但想去右北平,暂时也不太可能。

    那地方现在是偏僻之地,是边镇要塞,不说危险,单说人口稀少,道路不通,就是大问题。

    这时,潘隐从拐角走过来,端着盘子,道:“陛下。”

    刘辩看了眼牌子,沉吟一声,道:“去长秋宫吧。”

    蔡文姬已经搬去长秋宫了。

    “是。”潘隐应着,转身离去。

    刘辩再次抬头看向夜空,心里有太多事了,多的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有种古怪的茫然感。

    建安元年,十月十五日。

    天色未亮,宫里沉闷的钟声一而再的响起。

    刘辩一夜未睡,听到钟声,开始随着仪典开始进行。

    他虽然不是主角,可比主角忙碌,从五方神邸,再到宗庙,祭礼是一个又一个,在整个洛阳城转来转去。

    他一如既往,如同提线木偶一样,在陈琳的指挥下,一个又一个的礼仪,一份又一份的祭文。

    直到傍晚,刘辩才坐在嘉德殿内,听着潘隐宣读册封诏书。

    蔡文姬一身厚重的皇后服饰,从远而近,坐到了他的边上。

    “臣等参见皇后娘娘!”群臣拜倒,山呼海啸。

    蔡文姬没有说话,只是平静的坐在刘辩身旁。

    陈琳拿着圣旨,对蔡文姬一阵大肆歌颂,甚至还跳来跳去,模样十分滑稽。

    接着,又是一份诏书,潘隐尖锐的喊叫。

    刘绍从远处门槛迈入,厚厚的礼服,如同一个小胖墩,小脸上有着清澈的无辜懵懂之色,一步一步的走向刘辩、蔡文姬。

    到了近前,他跪倒在地上,声音稚嫩的道:“儿臣参见父皇、参见母后。”

    刘辩微笑着道:“平身,坐到朕边上来。”

    小家伙依言,忘记了礼数,如同寻常一样,坐到了刘辩右侧,早就准备的好垫子上。

    朝臣们目光异色,可没有什么声音。

    陈琳视若无睹,再次宣读,又唱又跳,还有钟鼓丝竹之声。

    好一阵子,朝臣们再次拜倒,高呼道:“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刘绍这次倒是记得,坐直腰板,高声道:“免礼。”

    “谢殿下。”群臣抬着手,朗声道。

    后面的仪典就较为简单了,刘辩只需坐着,看着,偶尔配合一下。

    倒是下面的丞相荀彧等人,跟着忙碌起来,进进出出,神神叨叨,刘辩有时候完全看不懂。

    刘辩看不懂,就不看了,余光瞥向身旁的大儿子,心里颇为复杂。

    他今年不过二十五岁,刘绍六岁,即便他只能再活二十年,意味着刘绍要做二十年的太子。

    他活的越长,太子之位就坐的越久。

    漫长的时间,对刘绍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考验。

    同样,对刘辩来说,也是。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